正文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美是一种被暗示(3)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作者:凤凰书品/编


陈丹青:我觉得她们一个都不漂亮,一点都不漂亮,没一张是漂亮的!我特别排斥这种概念。

窦文涛:为什么?

陈丹青:那根本不是脸,那是数据,太可怕了。

查建英:我记得有个朋友说,他特别喜欢某个女演员,觉得她长得特别漂亮,那女演员稍微有点对眼,显得特别可爱!我一听就明白了,如果这个女演员不对眼,可能还没这么打动他。其实人要有点缺点,才会让人动心。中国人是更进化的美

陈丹青:知道马克西姆餐厅的女老板去世了吗?她原来是中央美院的,叫宋怀桂,六十年代嫁了一个罗马尼亚人就出国了,生活在巴黎。改革开放后又回到中国,组织了中国第一批时装模特。她当时说过一句话,"我在西方待了这么久,最好看的还是中国姑娘,在马路上看到的北京姑娘。"我很认同她这句话,并不是因为我出国回来才觉得东方人好看,我出国之前学油画,按说在美学上应该是崇洋的,可是我一直觉得中国人很好看。而且我很早就觉得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很好看,尤其敦煌那些画。我不说西方人难看,但中国人的好看是更进化的美。

窦文涛:这种好看能用语言形容吗?

陈丹青:当然可以。我读过的最好的描写是杜甫的《丽人行》。当年我在波士顿博物馆,看见有八十多个日本时装模特被组织进博物馆看画。她们穿着和服、木屐,很小步地走,立刻让我想到杜甫的《丽人行》。太好看了!西洋人在她们面前跟动物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