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序/孩子们在帮助我们提升(2)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 作者:(澳)萨拉·娜塔莉


对父母而言,如果不给这些生命中的大哉问留出空间的话,代价将会是极其高昂的。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听上去似乎有些极端,但检视生活本身使我们更容易满足。这不是说,我们会立刻找到问题的答案,或是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是什么。有可能当我们最终找到答案时,已经花掉了很多时间。然而,这些问题是我们生命的功课。我们要珍视它们,把它们放在心灵的首要位置上,并允许它们让我们变得更开放、更好奇。佛教徒们会用一生去追寻大道,而非假定我们已经非常有智慧。

我们想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无法忍受孩子像无人驾驶的飞机那样,更不用说在负面的环境里,抚养他们长大。相反,我们积极寻求最有用的办法,而拒绝用膝跳反射那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也避免落入偏执和焦虑的陷阱。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日子、不同时刻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想成为最好的父母,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每一刻的需求。

“佛陀”这个词,意味着“觉者”。佛陀的教导是这样帮助妈妈们的:鼓励我们去觉察当下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变得快乐。佛陀的教导也会帮助我们找到内在最深的那些问题的答案,比如如何找到内在的平静。

在佛陀入灭之前,他最后的话语是:外在并没有救世主,你们要为各自的解脱负起责任。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灵性道路负责。我们自己的生活即是最好的老师。

成为妈妈以后,我们已经在灵性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某些方面的成长已经自动出现。当我问那些疲惫不堪的妈妈们,妈妈的角色究竟改变了她们什么时,得到的答案都是令人振奋的。她们告诉我,成为妈妈,让她们变得更为慈悲、耐心、有爱心、对人敏感、内心强大,并对生命、爱和社会的价值观更加关注。

育儿之路与修行之路,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完全不搭界的。但对很多人来说,这两条道路却同时开始了。成为父母,常常会促进灵性上的追寻和探索。自从开始佛教徒的修行后,养育孩子就要求我们注意到每一刻的需求,这两条道路都要求自我觉察。如果我们想看更清晰的话,这样的平行生活里,孩子们会提醒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奥秘,我们将会持续发现,他们并不是我们曾经设想的那样。养育孩子还会告诉我们那些灵性上的真理:生命是没有完美的;没有什么会持久不变,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当下一刻,以及我并不是我所认为的那个我。育儿之路让我们去认识,并质疑我们灵性上的信念,因为很快我们的孩子就会问,我们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