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译后记/有母爱,就有成功(2)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 作者:(澳)萨拉·娜塔莉


翻译这本书时,心中常有感动。尽管我深知,做妈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忍受很多很多,但如果没有书中的诸多细节,我还真的想象不出妈妈们时常需要面对的困境,如孤独、低落、沮丧,甚至陷入绝望的低谷……

还没有孩子的我,在这本书里,居然有机会过了一把“当妈”的瘾。萨拉用真实的个人体验,描述了很多生活细节,相信很多有孩子的中国妈妈会有共鸣,然后,感叹一句:是啊,就是她写的这样。

有时,我仿佛成为萨拉的朋友,她“邀请”我去她家做客。这个四口之家的生活画面,那些烦恼、冲突、焦虑、辛苦的瞬间,那些喜悦、满足、幸福的瞬间,仿佛电影一样,在我眼前一一闪过。这些就是家庭生活真实的一面。而作为佛教徒的妈妈们,就在这些挑战和烦恼中修行。修行与生活本是一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佛法,犹如觅兔角”。

伯特·海灵格深研家庭关系数十年,他曾说过一句极富洞见的话:有母爱,就有成功。这句话放在这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很多人成年后,在事业和亲密关系上遭遇种种困惑和难题,其根源都在于原生家庭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和妈妈的连接这一块。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人格模式在童年期就几乎确定。那是在与抚养者(主要是妈妈)的微妙互动中形成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如以粗鲁的方式和孩子说话、在孩子大哭时忙着做家务、对孩子的亲近渴望没有予以回应等,都是一种对孩子的伤害,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不值得爱的、没有价值的,从而让孩子建立起负面的自我形象,给未来的生活形成限制。

“告诉你一个秘密,没有什么是比妈妈更丰富的了。”这是海灵格另外一个洞见。是的,一切都是妈妈的事。

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妈妈们了解到,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所以,妈妈们,请从阅读这本书开始,检视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吧。

于我而言,这本书意义非凡,它是在我正式皈依后没多久来到我手上的。想来是佛菩萨的法力,将它送到了我身边。近年来,我读过胡因梦老师的诸多译作,如克里希那穆提、阿玛斯、威尔伯的著作,从中获益良多。也曾读罢掩卷暗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翻译一本这样的书,那该多好啊。未曾想过,这样的机会真的就到来了。由我来译介这本畅销西方世界的佛法生活书,心中既兴奋,又惶恐。

如萨拉书中所说,一切皆是修行。养孩子是修行,写作是修行,我译这本书也是修行。翻译绝非易事。一直仰慕译佛经的鸠摩罗什,他译的《金刚经》,真正文字般若,信达雅皆备,通透明澈。和他相比,我们这些后来人要加倍努力才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