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美丽敌人(10)

第二次握手 作者:张扬


苏凤麒见过卜罗米多次。在他的印象中,这位年轻牧师少言寡语,处事谨慎,谦恭礼貌,表情严肃,偶尔露出一丝微笑,如此而已。直到这次,博士才有所深思。在滚滚红尘中长时间跟踪一个少女并成功地偷拍大量照片而又不被任何人觉察,这谈何容易。苏凤麒百思不得其解:卜罗米怎么练就这一招的,他图的是什么?哼,十有八九是想以效犬马之劳讨好我,有朝一日混个齐大副校长、教务长或神学院院长什么的!

苏凤麒下令调来金陵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全部档案,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他唯一感兴趣的,他紧紧盯着的,其实只是“那颗多年来引起异常摄动之隐星”。现在,材料都在那几个鼓鼓囊囊的卷宗内。

丁洁琼在颐和园门前苦苦等待了三天,失望而归。她在火车上便病了,回到南京后病得更厉害,可恰在此时留学考试临近了。她的考绩一直拔尖,本可以保送留学的,也叫推荐留学或免试赴美留学。可是她要求按章参加公费留学招考。这样做她本来也能轻而易举地考取,可是……

丁洁琼带病参加考试。第一天的三门考试,第一门便考得不甚如意,也许尚能达到录取水平;第二门连及格都成问题,第三门考试刚开始她便支撑不住了,走出试场呕吐,而按照规定一旦离开试场便自动失去该场考试的资格和考绩。她住进医院,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六门考试都不能参加,后来一连八天也一直住院。因此,卷宗中的“本届留学考绩记录”基本上等于零。

但丁洁琼五年大学期间的学历档案非常扎实。在第一任中国人校长凌云竹治下,金大的管理非常严格。档案中除每个学生都必不可少的个人简历和品行记载外,最详细的是历年考绩登记,甚至保存了学生肄业期间各学年、各学期和各科的部分试卷。苏凤麒审视了丁洁琼的必修课力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固体物理、热学和分子物理的考绩,还有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各门类考绩,竟几乎全部是满分,只出现过少数几个九十几分。苏凤麒着意考察了丁洁琼的数学才能,发现其微积分学、微分方程、积分方程、泛函分析、级数论、函数论、变分法、数理逻辑和几何学的考绩也几乎全是满分。

尤其使苏凤麒吃惊的是丁洁琼那篇毕业论文《TheMathematicalAnalysisOfRutherfordExperiment》(“卢瑟福实验”的数学解析)——你听,口气多大!卢瑟福[注1]是什么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一九○八年诺贝尔化学奖荣膺者。一九一一年的“卢瑟福实验”被公认为一座里程碑,通过这个实验创建的“行星模型”被奉为原子物理学的圭臬——可是几乎没人知道,剑桥大学教授卢瑟福在将原子核构造天才地想象成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时,曾受到过同为剑桥大学教授的同事和朋友,以行星研究闻名的苏凤麒博士的启发。

丁洁琼论文根据“卢瑟福实验”之后各国实验室的报告提出一系列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企图据此反映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行的规律。在苏凤麒看来,这篇论文也许有单薄之处,却能从中看出非凡的才气,看出思维和推导的缜密,特别是看出一个年轻女子在物理学领域不可限量的前景!

丁洁琼自幼生活在国外,在语言方面表现出奇迹般的天赋。小报上说她“熟谙五国语言”,恐怕还不止此。她可以把其他学生必须花在外国语学习上的大量时间精力用在主课上,而驾轻就熟地阅读经典原著对她大有裨益……

“我不会看错的,这个丁小姐很可能是又一位希帕蒂娅[注2],又一位柯瓦列夫斯卡娅[注3],又一位居里夫人!”苏凤麒站起来,双手抄在背后,在屋里踱来踱去:“可命运为什么如此安排,不让她成为我的学生、朋友或女儿,偏偏让她成为我的敌人呢?”

……………………

[注1]卢瑟福(1871-1931):生于新西兰的英国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皇家学会会长。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11年根据著名的“卢瑟福实验”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并提出原子核结构的“行星模型”。

[注2]希帕蒂娅(约370-415):出生于埃及的希腊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家”。后惨死于野蛮的教徒残害。

[注3]柯瓦列夫斯卡娅(1850-1891):俄国女数学家。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曾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其突出成就是1888年解决了“刚体绕定点旋转问题”。是俄国历史上获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称号的第一位女性,被誉为“二十世纪之前最伟大的女数学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