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2)

人间有味是清欢:李叔同的情诗禅 作者:李棠溪


关于李叔同的籍贯,一直有多种的说法,现在通行的都以为李叔同的籍贯是浙江平湖,而且在平湖也已建有叔同公园和李叔同纪念馆,不过也有天津才是李叔同的祖籍的说法,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李叔同的祖先来自山西。不过李叔同在成年以后,一直都称自己的籍贯就是浙江平湖,所以我们也就把浙江平湖定为李叔同的祖籍好了。

有文章猜测说,李叔同的先祖是得到海宁查氏的帮助,北上到天津经营盐业的,到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时,李家已经在天津河东地藏庵前置下了一所三合院。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字筱楼,亦作晓楼,生于1813年,到李叔同出生时,李世珍已经68岁了。

李家真正的发达,是从李世珍1865年(同治四年)考中进士时开始的,不过因为筱楼公考中进士时年已53岁,而清朝惯例是60岁就要致仕,所以李世珍在做了几年的吏部主事之后,就辞官回家,一心经营商业去了。但进士的身份和几年仕途经历对李氏一族仍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世珍在60岁前后买下了天津河东粮店后街60号的大宅院,这所宅院呈“田”字形布局,南北、东西各有十间房的长度,院落正中有一小花园,花园周围用竹篱隔开,八角门上挂着黄底绿字长方小匾一块,上有李世珍所题“意园”二字,小花园旁边有一洋书房,书房内有中式木床和书橱,窗为双层玻璃门夹一层纱门,意园与后院之间以一道游廊相通,后院按京津富人的惯例,少不了金鱼缸和石榴树,又还有山石盆景,前院五间西房为正堂,李世珍亲笔题写一块堂匾,名“存朴堂”,当时天津人也就因此而把粮店后街李家称为“存朴堂李筱楼家”了。

李世珍娶有一妻三妾,妻姜氏,享年84岁,生长子文锦。

第一侧室郭氏,未生养,逝于1923年正月初五,终年86岁。

第二侧室张氏,早殁,生次子文熙。

第三侧室王氏凤玲,就是李叔同的生母,当王凤玲嫁给李世珍的时候,年仅17,与李世珍年龄相差48岁。

妻姜氏所生长子文锦大约在20岁时就去世了,次子文熙,长叔同十二岁,自幼体质不佳,而李家本就已是三代单传,李世珍怕文熙像文锦一样短命夭折,所以才在年过耳顺时,娶了第三房的侧室,并在两年后,也就是1880年的农历九月二十日上午十时许,生下了幼子李叔同。

据说李叔同生下时,有一只喜鹊,衔着一根细长的松枝飞入了产室,喜鹊并不怕人,而助产婆和仆妇们也并没有把喜鹊赶走,一直到婴儿呱呱坠地,喜鹊才把松枝留在了床前,从容飞去。后来父母就把松枝送给了李叔同,李叔同也一直珍而重之地保存着,直到弘一圆寂时,这根松枝仍然“挂于禅榻旁之壁上”。

这个神奇的故事,是李叔同的学生吕伯攸亲耳听李叔同说起的,但李叔同的后人却否认了喜鹊衔枝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有为弘一料理后事的妙莲法师,也否认了松枝的存在,说挂在墙上的只是一根龙眼树枝,用以悬挂帽子,并非松枝。

叔同母亲在李家的境况,或许并不如意,虽然如众人所愿生下了儿子,但是李世珍却在叔同年仅五岁时就去世了,抛下了孤儿寡母。本来王氏的娘家或许可以依恃,但远隔千里不说,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势力,不可能帮得上忙。李叔同曾经对他的入室弟子丰子恺说:“我有许多母亲,我的生母很苦。”

还有一件事,或许也可以作叔同母亲在李家的处境的参考:长子文锦的妻子王氏,因为文锦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一直在李家守寡,虽然育有一子绳武,但这个儿子也早早就夭折了,在李绳武夭折时,王氏曾想以身殉子,但李世珍劝诫她说:你还有婆婆姜氏要奉养,不可死去。王氏因此才活了下来,但等到姜氏84岁去世时,她也跟着吞金自杀了。王氏自杀的理由,表面上看是因为婆婆已死,自己对人生无所依恋,但她无儿无女,孤身一人留在李家,无所依靠,可以说是晚景凄凉,不自杀恐怕也不好活得下去了。正如《红楼梦》中鸳鸯的自杀一样,老太太死了,她若是不自杀,又岂能活得下去?

可以想见,如果叔同的母亲王凤玲没有生下叔同,那么她的处境与文锦的妻子相比,或许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即便生下了叔同,却也因为李世珍的过早去世,难免也要倍受冷眼。在这样的处境里,叔同和她的母亲虽然不能说是相依为命,但也庶几近之。

因此李叔同15岁时就作诗云:“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瓦上霜。”这样虚无的看破人生的诗句出自少年时的李叔同之手,除了让我惊讶于他的诗才,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李叔同母子当年处境的悲凉。

1897年,李叔同18岁时,娶天津南运河西头芥园庙附近青龙胡同茶商之女俞氏为妻。俞氏比叔同年长两岁,属虎。这桩婚姻,乍看并没有什么异常,但细细考究之,则不然。当年的婚姻多是父母包办,叔同父亲已逝,这个婚姻的决定权,自然应该是在兄长李文熙的手中。俞氏的娘家说是茶商,但估计生意做得不大,俞氏有一妹,瘫痪在床,一弟任过南开中学庶务员,大约就是在中学里办理杂事的职员,另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在侯家后开杂货店,一个在英商仁记洋行做雇员。无论如何,俞家的地位,与李家的盐商身份是不能相比的。

再看李文熙的继室姚氏的娘家,是天津著名的盐商,岳父姚学源曾经担任长芦盐场的纲总,与清末大臣李鸿藻是表兄弟,而李鸿藻的儿子李煜瀛又由李鸿章作媒,娶姚学源三女姚彤宣为妻。把姚家的烈火烹油与俞家的平淡无奇相比,就可以知道李叔同的婚姻,实在是有些无奈而凄凉的。

因此在婚后的第二年,李叔同就奉妻母离开天津,到上海去了,他似乎迫不及待地要离开自己的兄长而获得独立。

1905年,即光绪三十一年,农历二月初五(3月10日),叔同的母亲在许幻园的城南草堂中病逝,病终时年仅45岁。大概是因为在上海,身边没有别的人可以托付,母亲病危之时,李叔同只能独自一人,离开母亲的病榻,出外去买棺材,结果回来的时候,已经无法与母亲做最后的诀别了。这件事情,让李叔同抱憾终身,一直到他后来出家时,仍不能忘怀。

20年后,也就是1925年,李叔同(那时已是弘一法师)对弟子丰子恺说:“我从20岁到26岁之间的五六年,是平生最幸福的时候。此后就是不断的悲哀与忧愁,一直到出家。”这几年,也是他离开天津,离开兄长,带着妻子和母亲生活在上海的几年。20岁之前,只有少年的迷惘和欲独立而不可得的焦虑,只有虽然是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却似乎是寄人篱下的悲凉,26岁之后,母亲永逝,再无相见之期,若非宗教的救赎,则只有死亡,才能将叔同从悲哀和忧愁中解脱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