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部 远去的荷(52)

荷殇 作者:鹤鸣


对于红庄民工子弟学校来说,六月份是一段不平常的日子。师生们没有想到自己以及自己学校的命运,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月初的时候,吴州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给学校送来了大量的学习用具,师范学院的几位学生还和学校讲好,从下学期开始来担任辅导老师。没几天,电台、电视台、报社联合起来,给学校建起了多媒体实验室。不几天,市公安局的民警们把操场平整了一番,然后安装了崭新的篮球架,还送来了二十个新篮球。

学校师生们像做梦一样,校长更是高兴得不知所措了。老师们称赞他神通广大,他自己懵了,说我也不清楚咋回事,老师们就说你就别谦虚了,他只能摇摇头,说不出话。

心里清楚的只有尤翔。田丰跟他说过,他和陶老师、晓玲姐正在想办法给学校改善条件,她当然很乐意,但她也没有想到他们能闹出这样大的动静。大学那边肯定是陶老师联系的,媒体那边看来是田丰和晓玲姐一起联系的,那公安那边呢?也只有田丰了,他跑公安条线的,她想起了帮她整理姐姐遗物的民警来。

校长情绪特别高昂,召开了全校师生期末考试动员大会,号召师生们不要辜负社会的一片爱心和强大支援,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奋发有为,力争上游。在这个学期的冲刺阶段,老师们要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学生们要埋头苦学,考出好成绩,回报社会。师生们受到极大鼓舞,全校上下热血沸腾,打响了期末考试的紧张战斗。

校长感到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他觉得社会要弘扬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也表达表达学校对这些好人好事的感激之情。于是联系了都市报的记者。都市报的记者一到学校,敏感的职业神经被触动了,到其他民工子弟学校也去做了深入调查,把社会如何捐助学校的事情只作为新闻由头,然后用大量篇幅连续报道农民工子弟入学难以及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大量问题、生存困境。这一下可不得了,先是惊动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然后惊动了市政府,最后是惊动了市委领导。领导指示,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由来已久,是到了必须彻底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责成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拿出解决方案,新学期开学之时,必须正式开始实施。

月底,就在红庄民工子弟学校师生们完成了紧张的考试,准备放暑假时,从市里开会回来的校长宣布了爆炸性通知:学校即刻停办!

原来,市有关部门经过雷厉风行的调查研究,最后决定:从新学期开始,所有民工子弟学生都与本市户籍学生一样,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所在教学区学校必须无条件接收。至于那些本来不符合办学规定、手续不齐全的民工子弟学校,除极少数加以改进规范后能够符合条件的可以保留外,其余一律取缔。学生全部分流到各正规学校。老师中有教师证的,教育局统一组织培训后进行合理安排;没有教师证的一律下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