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严冬就在眼前》政府救市是在助长泡沫(1)

经济严冬就在眼前 作者:(美)哈瑞·丹特


对于美国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来说,从消费型经济转而成为储蓄型经济还是很合理的(特别是在婴儿潮一代逐渐老龄化的情况下)。但各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并不愿看到这一转变发生。为什么?因为这样的转变对国家整体而言意味着短期的经济阵痛—美国1930~1933年的经历就是最好例证!经济缩减或减少待偿还信贷会导致生活水平下滑,甚至暂时下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高失业率、银行倒闭、商业活动减少,以及资产价格下跌,都会对家庭净值产生负面影响。虽然大家都支持更高的金融责任,但支持更多来自理论上,而非实际行动中。当不良副作用逐渐显效,要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的呼声势必高涨。失业率走高的时候,人们也总是质问政府该如何解决。

也许你觉得用更多贷款、更高消费去解决借贷过多、消费过多引发的问题,这样的提法令人费解,但这恰恰是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同时外加其他各种金融工具。多年以来,政府可以并且一直使用多种方法直接干预经济,但最有用的工具仍然是利率、税收以及消费计划。很多人由于失业或房价下跌,或二者兼而有之,感到生活窘迫。为了缓解此种痛苦,政府使出浑身解数提高经济活动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房价。我们稍后会明确解释这些政府行为最终都会失效。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阻止大泡沫萎缩,或说服老龄化人口不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存钱,但政府确实可以减慢这一进程、暂缓痛苦—但是,代价会很惨痛,日本20多年前的经济困境就是明证。

政府在为刺激放贷与消费而采取的自身借贷与自身活动中,背负了更多债务。简而言之,美国政府希望我们在引发困境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但这并不表明,政府对现实情况全然不知。我们一直被告知要为经济迅速复苏而努力,然后再去考虑财政责任。但如果重复日本过去20年的遭遇,经济始终不能复苏又该如何?

政府希望你我作为消费者和商业机构会突然信心倍增,加大开支,拓展业务。但这种希望的假设前提是,我们目前缺乏信心而减少消费。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压缩开支的真正原因是,孩子们已经离家独立,我们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如何为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作好经济上的准备。孩子离家的步伐会从2012年开始加快,人口下滑趋势会随之越发明显,政府相应的努力也会越发艰苦。商业领域已经意识到消费结构的改变,于是降低产量,适应新的需求水平。救市计划于2008年5月开始之后,已经变化了多种面目。但没有一项救市计划产生了持续性效果。虽然有些计划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比如汽车折价退款系统,或称“旧车换现金”,还比如首次购房贷款政策),但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得偿所愿,没有一个计划的效果能够持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