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借口与欺骗,往往只有一纸之隔(2)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 作者:马琴


有这个习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害怕受到惩罚。任务完成不力,轻则挨骂,重则挨打,这是常见的现象。有人还信奉"棒下出孝子",这样怎么能指望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呢?

家长不妨试试用鼓励来代替惩罚。孩子完成好任务了,我们要给予鼓励;孩子没有完成任务,我们也要鼓励他不给自己找借口。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当你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的某些行为时,他一定会强化这种行为,甚至形成习惯。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这样做。比如,孩子到周日晚都还没有写完作业,这时打骂无济于事,舒缓情绪坐下来跟孩子谈谈是最好的办法。你可以尝试着夸奖孩子:"还不错,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了。"再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贪玩负责,比如陪孩子一起熬夜补作业。

*温馨小提示:重视承诺* 孩子的欺骗心理往往来自父母。父母要做好榜样,尤其是在涉及给孩子的承诺上。孩子一般都很重视父母的许诺,如果在兑现诺言时,父母做了欺骗孩子的举动,其形象也会大打折扣。试想,连父母都做不到诚实守信,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也诚实守信。为了避免失约,父母在跟孩子约定时也要谨慎小心,不要夸下海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