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第一章 “我有一个梦想……”(7)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 作者:周唱


“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养鱼?”

到1983年,这个国家因“极左思潮”引发的社会数十年动荡的余波,已渐渐趋于平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四年,计划经济的闸门稍显松动,整个社会出现了某种宽松和自由的空气,年轻人开始喜欢时尚,大波浪的头发、喇叭裤、收录机,当年所谓的“靡靡之音”都在陆续出现……早在这一年的1月12日,整个社会都还将醒未醒之时,

那个小个子的早行人邓小平提出了一句著名的口号“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终于明白过来的人们心思开始活络,小摊小贩也多了。半混沌状态的中国社会里,社会底层致富的努力、时代的草根商业力量,开始像小草在石头缝隙中悄然而顽强地生长起来……

社会在一种启蒙状态下前进,一切都百废待兴,国人都“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很明确的是,经济的复苏使人们购买力明显回升,生产力低下又进一步使商品短缺,于是什么都显得供不应求,什么都缺。当时四川是中国水产品最少的省份之一,全国大概只有400多万吨的水产品总产量,而四川每年人均鱼的消费量不到一斤。刘汉元清楚地记得,1983年春节期间,成都市场上猪肉0.99元一斤,鲤鱼却卖到了12~13块一斤,可见人们对鱼的消费紧俏到何种地步。那时,一年之中什么时候吃过一条鱼、吃过一次鱼,人们都像过节一样记得清清楚楚,还把宰下的鱼尾贴在厨房墙上。所有机关事业单位搞后勤的人,如果能够弄回些鱼来,每人分上一条,更是一件令单位上下无比高兴的大事。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汉元第一次受到了某种刺激,他开始按捺不住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