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第二章 转型与第一桶金(11)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 作者:周唱


技术才是第一核心竞争力

在各种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市场上,谁拥有更大的产能谁就能占领更大的市场。刘汉元当仁不让,他的渔用配合饲料厂一上马就是四川全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第一家专业生产商品鱼饲料的工厂,规模不大,却产销两旺,1986年生产620吨鱼饲料。

这里有一道算术题,很有意思,能看出刘汉元面临的市场状况。1986年眉山全县公开建立的62只网箱产鱼15万公斤,按当时饵料系数长1公斤鱼需3.22公斤饲料来计算,15万公斤鱼共需483吨饲料。这个数字远低于刘汉元的产量,可见刘汉元当时的生产能力足以牢牢控制眉山市场,同时说明,刘汉元的发展速度快于市场的发展速度。这意味着他转型饲料生产跨出的第一步,取得了完胜。

而供不应求和其他众多作坊式小厂的不断出现,则意味着网箱养鱼和其他方式养鱼的面积在迅速扩大,刘汉元要继续实现转型成功并继续独占 市场鳌头,也必须更加迅速地扩大饲料产量。1987年养殖季节结束时,全县网箱养鱼总产量50万公斤,计算下来消耗的鱼饲料达1610吨左右,而刘汉元的工厂该年生产鱼饲料仅1100吨,市场的实际饲料消耗量比他的产量大510吨,这意味着,这一年刘汉元的产量增长速度没有跟上养殖面积的增长速度,换言之,刘汉元的发展速度已经比市场慢了——同时意味,其他众多的作坊式小厂正在迅速瓜分市场。

虽然这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好生意,刘汉元却明显感觉到自身发展太慢。

他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但就是这个小麻烦最后成就了一项了不起的成绩,奠定了通威未来高速发展的基石。

怎么办?23岁的刘汉元,怎样才能在无法快速扩大产能的情况下,赢得这场竞争?

思来想去,还是科技。正是这一推动了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使中国四川乡下某个角落里毫不起眼的刘汉元和他的小工厂,赢得了这场水面下的战争,并最终赢得了全国市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