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晁氏出西鄂,世家多艺文(2)

苏轼门人:晁补之传 作者:潘守皎


晁错原本不是纯粹的儒生,他早年曾向轵县(治所在河南济源南)人张恢学习申不害和商鞅的法家学说,后来由州郡文学掾升为太常掌故,即朝廷掌宗庙仪礼、典章制度的低级官吏。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再加上秦末的战火,先秦的典籍已经消亡殆尽。汉朝建立之初,儒家经典逐步被重新整理,唯独《尚书》还没有在社会上流传。文帝即位之后,听说济南伏生藏有此书,便要召伏生到京师去传授《尚书》,但此时伏生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即便是安车蒲轮,也无法让他远行长安。于是,文帝指示太常派掌故晁错前去学习。伏生由于此时年龄太大,讲话已经含混不清,一般人都听不懂他的话,晁错学习时,伏生便叫能听懂他说话的女儿将他的话转述给晁错听。但伏生是济南人,晁错是颍川人,由于方言的关系,即使是伏生女儿的转述,晁错也有十之二三不能听懂。因此,他只好多做功课,每次记录之后都费力地去慢慢咀嚼那佶屈聱牙的《尚书》原文。经过一段时间,终于把《尚书》大体上弄懂了。可是花费如此气力的晁错之后并未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传授的弟子也不多。相反,晁错却走向了知术论数的路上去了。文帝也看中了晁错儒法兼通的治世才能,不久便任命他为太子舍人,很快又升任门大夫、博士,后来又做了太子家令。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晁错被以“贤良文学”举荐给朝廷,并在此前后上《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举贤良对策》等一系列奏疏,显示出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实质上,此时的晁错已经不只是“贤良文学”,而且也是治世能臣。

后来爆发的“七国之乱”使得谋国不谋身的晁错丧命东市,并且还背上了“峭直刻深”的名声。其所作所为也遭到后人“对策不根古道,直指时事”的讥评,但其杀身奉国,“志在削诸侯,尊天子”(王禹偁《小畜集·答黄宗旦书》)的行为还是得到了人们的钦敬。

然而,以“霸臣”名世的晁错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的“文学”基因竟在千年之后孕育出了一个诗礼传家几百年的文化大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