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传》第一章 菊花的皇(11)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传 作者:孙钦礼


科举取士制度的实施,让中国民间的读书人有了一条由乡野直达庙堂、从布衣晋身达官的捷径之路,这条公开选拔之路也相对公平。它让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有了希望,为了这希望千万读书人更是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鼓励自己,埋身书本,为博一功名皓首读经。科举制度的实施,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尽可能大地向社会面开放,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即使是再老再迟,只要通过考试,就有可能被选拔到国家官僚机构中去。

贞观年间,唐太宗设宴招待新考取的进士们。宴会结束后,太宗看着未来的栋梁们络绎而出,自豪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彀,指的是拉满弓弦;弓矢所及为彀中。尽入我彀中,意指进入我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在我掌握之中。

但,科举是一条阳关大道,万千举子奔波其中,它就又成了一个独木桥。僧多粥少,不可能让每一个举子都圆了仕途之梦。天南海北,一考定音。据《登科记考》、《册府元龟》等史料记载,从唐618年建唐,就规定考试年年开考,整个唐代考了289年,这289年期间一共举行科举考试266次,除个别原因影响,真正考了251次,一共录取进士6437人,最少录取3人,最多录取79人,进士及第者平均每年录取26人左右,仅占参加省试人数的2%~3%。

开元十七年,国子祭酒杨 上言:“伏闻承前之例,每年应举常有千数,及第两监不过一二十人。臣恐三千学徒虚费官廪,两监博士滥縻天禄。臣窃见入仕诸色出身,每岁尚二千余人,方于明经、进士多十余倍,则是服勤道业之士不及胥吏之得仕也。陛下设学校,务以劝进之;有司为限约,务以黜退之。臣之微诚,实所未晓。今监司课试,十已退其八九;考功及第,十又不收一二。若长以为限,恐儒风渐坠,小道将兴。若以出身人多,应须诸色都减,岂在独抑明经、进士也?”上然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