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学导论》1.2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3)

哲学导论 作者:(美)罗伯特·C·所罗门


泰勒斯一旦与常识决裂,并且说世界真正所是的方式不必完全像它在我们看来的那样,那就不再必须假定实在是某种如我们的经验那样的东西。因此,阿那克西曼德认为,终极实在不可能由那时已知的元素--土、气、火或水--构成,因为它们彼此完全不同。它们可能混合在一起,比如土和水混合在一起变成泥或粘土,但是,由此认定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实际上是由另外的某一个构成,就毫无意义。因此,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实在的终极性质是有别于我们曾经验过的某种别的东西--让我们简单地称之为“原始基质”。

阿那克西曼德实际上所用的词是无定形(apeiron),有时被翻译为“无规定”或“无限定”。这种无定形或“原始基质”是一个混沌或虚空,它产生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基质”观念是哲学和科学中的第二大步。今天,我们对于事物是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未经验过的“基质”(原子和分子)构成这一观念,不会有什么不适之感。但是,在古代世界,这种说法必定非常令人激动。

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认为,他老师的“基质”观念过于神秘,但他也拒斥泰勒斯的理论,而代之以这样一种观念:气是基本的“基质”。我们的灵魂是气,就像它把我们结合成整体一样,气息和气包围着整个宇宙。气通过凝聚和稀薄形成世界上的其他元素和各种事物。(想想气冷缩形成水,再变成冰。)因此,阿那克西美尼引入了这样一个观念:基本元素在量上的变化也能够导致质的变化--这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原理。

◆“原始基质”是终极实在,阿那克西曼德的这一理论对泰勒斯的理论有多大改进?它在哪些方面更成问题?

◆在力图说明实在之时,你必须在多大程度上拒斥“常识”?这些思考和理论创建的局限是什么?

一元论、唯物主义和非实质的“基质”

把世界上所有不同事物还原为泰勒斯和他的学生所说的水、气和无定形,这种努力被称作一元论。正是对可能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现象的终极实在的追寻,两千五百年来一直激发着哲学和科学。开始的时候,争论如下:世界真是由水构成的吗?泰勒斯的学生认为,或许是某种其他的“基质”。今天,争论这样继续着:所有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呢,还是由能构成的呢?还是由物质-能构成的呢?存在着无法还原为别的东西的基本粒子吗?科学家曾经认为,原子是这样的基本粒子,随后他们发现了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和中子。自那以后,他们发现了许多其他粒子,今天,他们在争论一种名叫夸克的神秘粒子,物理学家目前认为,夸克可能对泰勒斯的古老问题提供了终极答案。但是要注意,所有这些都是严格的物理观点。也就是说,他们关注的基本问题,我们今天称之为物理学和化学问题,关涉的是万物构成的物质性“基质”。泰勒斯是如此,现代的“夸克”理论家也是如此。因此,所有这些思想家的哲学可以被叫作唯物主义,这种观点认为,实在最终由某种物质性“基质”构成。(在这里的文脉中,“唯物主义”不是指关注生活中的物质--金钱、汽车、珠宝,或每年做一次新的垃圾处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