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首次垂帘(13)

慈禧传:两个英国人清代北京见闻录 作者:(英)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这道谕旨命令丁宝桢马上在山东处死安德海,不必将他押送北京,慈安太后也知道这样做肯定会得罪慈禧太后,但迫于恭亲王的压力,身不由己。传闻说慈安对恭亲王说:“西太后一定会杀我的。”这话是在她在恭亲王递交的谕旨上盖上大印时候所说的。恭亲王派专人送谕旨到山东给巡抚丁宝桢。丁宝桢这个人,胆子很大,在平定太平天国时就很有名。他得到这个谕旨后,立刻处死安德海。

慈禧尚不知安太监之危险,已临死域。因彼专横,不得人心,故慈安及恭亲王之谋,得以不泄。直至事机已过,无从援救。十日后,慈安下谕曰:

本月初三日,丁宝桢奏:据德州知州赵新禀称,有安姓太监乘坐大船,捏称钦差织办龙衣,船旁插有龙凤旗帜,携带男女多人,沿途招摇煽惑,居民惊骇等情。当经谕令直隶、山东、江苏各督抚派员查拿,即行正法。兹据丁宝桢奏,已于泰安县地方将该犯安得海拿获,遵旨正法。其随从人等,本日已谕令丁宝桢分别严行惩办。我朝家法相承,整饬宦寺,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每遇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乃该太监安得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种种不法,实属罪有应得。经此次严惩后,各太监自当益知儆惧,仍著总管内务府大臣严饬总管太监等,嗣后务将所管太监,严加约束。俾各勤慎当差,如有不安本分,出外滋事者,除将本犯照例治罪外,定将该管太监一并惩办。并通谕直省各督抚,严饬所属。遇有太监冒称奉差等事,无论已未犯法,立即锁拿。奏明惩治,毋稍宽纵。

这道谕旨说得比较委婉,好像是害怕叶赫那拉氏的愤怒。跟慈禧平时下达命令定人死罪的口气完全不一样。慈禧的旨意,就像笔中有刀一般,十分锋利,是她这一生中操控大权的秘密所在,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跟着安德海的几个太监,在山东也被绞死,有六个人跑了,其中五个人后来被抓住后马上处死。安德海的家属,都发送到西北军队里面。有一个太监逃跑后跑回北京,将这事儿告诉李莲英,李莲英就禀告了慈禧。慈禧一开始不相信,认为东宫太后不敢不跟自己商量,就下达上谕。因为慈安性情温和宽厚,慈禧一向认为她没什么作为,因此不把她放在眼里。等到太后知道这事儿是真的,一场风波就难以避免。宫里面这种事儿太多了,大家时间长就习惯了。太后知道后,马上去仁寿宫,愤怒地质问慈安,为什么不和自己商量就下达这样的命令。慈安害怕了,就想把这件事儿都推到恭亲王身上,但这仍然不能平息慈禧的愤怒。慈禧发誓以后一定要报复,从前她对待慈安,态度谦和彬彬有礼,虽然一直掌握大权,但在外面仪态礼节方面,和慈安都是平等的。从此之后,慈禧更加留意国家大事,为了避免大权旁落而巩固自己的势力,更不让慈安参政。第二天慈禧在大殿严厉地责备恭亲王,而且用革职、撤销爵位的话来吓唬恭亲王,但后来没有这样做。这是由于国家大事还需要恭亲王处理,不能治恭亲王的罪。加上恭亲王的女儿,是慈禧非常喜欢的,爱屋及乌。但杀死安德海的事情,慈禧一直记在心里,准备随时报复。等到同治皇帝驾崩,之所以不立恭亲王的儿子,而立光绪皇帝,大都以为是这件事的缘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