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遗忘曲线给人的启示(2)

这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作者:千高原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另一天又丢掉几个,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很多。

那么,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消退说。强调生理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

第二,干扰说。强调新旧材料之间互相干扰,遗忘是由于记忆材料互相抑制,使所需要材料不能提取出来。提到干扰说,会涉及两个概念——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称前摄抑制。在无意义材料的记忆中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极大,是造成大量遗忘的重要原因(有意义材料受其影响要小些)。举例来说,一个人做了大量物理习题后再记忆英语单词,另一个人没有做物理习题只记忆英语单词,在24小时之后,前者较后者所记住的英语单词肯定要少。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曾有科学家观察被试学生,在识记一些无意义音节之后,经过6分钟休息,可以回忆起一半的音节;如果在间隔时间内做了其他事情,再进行回忆则只能记起1/4的音节。所以学习时不做其他活动,不易遗忘,而睡眠也只有很少的遗忘,假如后学材料是前学材料的重复,即是复习,不产生后摄抑制。阅读一篇长文章,总是首尾印象深刻,中间部分不易记住,这是因为开始部分只受后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则同时受到两种抑制的影响。

第三,压抑说。认为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遗忘,是人们压抑痛苦的或不愉快的事,以免引起焦虑的后果。

第四,同化说。这是奥苏伯尔提出的较为独特的见解。认为遗忘是学习到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可以代替低级的,使低级的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的量,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相反,原有知识不巩固,新旧知识辨析不清,或者旧观念代替貌似相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或者对新知识作曲解,从而导致记忆错误,这是一种消极的遗忘。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应用同化一词,用来解释认知发展。皮亚杰与奥苏伯尔都认为,学习者头脑里储存了某种知识结构,它可以吸收新的信息,而新信息的吸取,会使原有结构发生某种变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