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手笔》书评(1)

大手笔 作者:(日)松本清张


李长声:重读松本清张

读杂志专栏,栏目叫《再见,我的书》,台湾作家杨照谈到了松本清张,那却是令他难以割舍的。写道:松本清张,1980年代我思想困顿中的一道明亮光线。又道:松本清张恢复了我对文学介入社会、改革社会的信心。

由此想起自身的经历,也是在1980年代,那时编《日本文学》杂志,介绍小林多喜二等的普罗文学、战后派文学过后,与时俱进地转向夏目漱石之类名家,以及当代推理小说,首选是松本清张。理由也简单,即在于他的社会派旗号,被认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那时候乍暖还寒,有下半身作家之称的 渡边淳一曾一度遭禁,后来二进宫,乃至被捧为情爱大师。

松本清张从1951年动笔写小说,时年42岁。起初从历史取材写纯文学,1958年改写推理小说,开创社会派推理,一举把向来被当作娱乐大众的推理小说提高了文学地位。何谓社会派?当时文艺评论家荒正人是这样解说的:对于认定侦探小说不是正规小说的人们,我硬要推荐这个长篇《隔墙有眼》,书中展开的奇怪犯罪富有惊悚,但不是单纯为杀人而杀人。以现代的社会恶为背景,具有十足的现实感。清张登场,日本(侦探)推理小说史为之一新,以致有清张以前、清张以后的说法。当然清张以前的推理小说也破解何以至于杀人的动机,但无非为金钱、名誉、爱情等,过于单纯,而清张从社会背景来揭示犯罪动机,直指人性与组织的邪恶。有人称他是日本的巴尔扎克,普罗文学自昭和初年以来未能实现的对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描写就此成功(文艺评论家伊藤整 语)。

松本清张热衷于社会派推理小说创作前后约十年,即昭和三十年代(1955年至1965年),这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度发展、被惊为奇迹的年 代;1964年在亚洲第一个举办东京奥运会,1968GNP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经济奇迹的背后潜藏着动机。一切向钱看,新的人际关系与价值体 系还没有定型,跟上时代的与跟不上时代的,有钱的与没钱的,矛盾一味地激化,粪土生蛆般产生渎职、贿赂等案件。通过对犯罪的推理,深刻而犀利地暴露社 会的腐败、权力的蛮横、强者的无人性,揭示政治、社会体制的结构性矛盾,为历史存照,读松本清张就是读日本史。从本质上来说,推理小说也无非惩恶扬善,但一个案件解决了,不等于解决了社会的根本问题,问题犹在,下一个案件的发生几乎是可以期待的。经济完成了转型,发展趋于稳定,激荡的年代过去了,而清张本 身的兴趣与关注也更加多歧,揭秘昭和史,索解古代史,对历史的推理胜过了文学推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