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季羡林真实人生》书评一:在“真”里看见人生(4)

季羡林真实人生 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一生待人接物,最重是“情”。他之前那些脍炙人口的散文里,篇篇是真性情。而晚年这一系列关于人生思考的杂文,反倒平实得干巴巴,不太流露什么情。因为老人已用一颗真心检验了人生的历程,在他心的镜子里,照出了“真谛就寓于日常生活中”。当他说“人生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时,说“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做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时,他正是明白地告诉我们“真理”就是生命中那些最真最实的存在!(现在这成了个滑稽的“悖论”。季羡林因为求真务实的为人为学,也因为时事和机遇造就,在晚年被奉为“国宝”“大师”。一位把真与实视为人生圭臬的老人,最后完全被荣耀和光环挡在了世人的视野外。)

这就是季羡林的真实人生。连文字也是素朴的。用钟敬文的话说,“如同野老话家常”。

不过你如果以为每个野老都能话出这样的家常可就错了。

这“真”里蕴含在人类文明最高峰奋勇攀登的智慧和勇气毅力,蕴含了一介书生丰富细腻的感情,真里求的是善也是美。季羡林、朱光潜、冯友兰,和他们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在书中探寻真理,在人生中实践真理。这样的探寻和实践本身就是真善美的体现,这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其害却引以为傲的“社会责任感”。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回到开篇的话。今天我们翻开前人的“人生之思”,就是接过了他们曾经秉持的“烛火”,那些常议常新的话题是不变的,然而照亮的该是活人前面的要走的路。先还世间一个真实的季羡林吧,就从这文字里。然后用火光擦亮自己的眼睛,朝着真的善的美的走下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