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找我1》广告公司从人治到法治的困惑(3)

找我1 作者:黄铁鹰


互联网广告行业不能采用泰勒的“科学管理”方式。这个行业首先是有智力密集意味的,从业者多半有些精英意识,而且员工多是80 后、90 后,思想上更独立,追求平等,情感上更敏感,渴望被尊重,参与意识更强。在这样的情况下,造梦想、画饼、给发展空间、分槽喂马、加强沟通、强化情感维系,就变得更加重要。

其次是文化的问题。制度体系建立起来后,回过头来补企业文化的课,利用企业文化来弥补制度的不足,是“法治”阶段老板的必要选择。选择“公平公正、多劳多得、共赢”的价值观,就要在制定和执行制度上体现出来,不能一边要求多劳多得,一边却是“大锅饭”式的薪酬制度,情何以堪?

最后还是人的问题。管理层没有深刻理解本企业的价值观,不考虑本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就迫不及待地套用标杆企业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结果上下割裂,变成两张皮。此时,老板如果没有恰当的管控手段,就会渐渐耳目闭塞,变成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管理制度本身不是万恶之源,关键是怎么用。

陈征胜 成都极致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最近在看一篇文章《绩效主义害了索尼》,是索尼的常务董事写的一篇反省文章。他亲历过井深大时期的索尼,以及1995 年实行绩效主义之后的索尼。当年的井深大追求创新,注重对年轻人的栽培。只要做好了工作,你出去打球,他也不在乎。员工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活力,也有一种喜悦感和工作的幸福感。就是在最艰苦的年代,员工也愿意留下来,没有物质也激励了员工。而1995 年之后的索尼,工作成了一种痛苦。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了完成指标,没有了创新,没有了精神,没有了灵魂。

我对这篇文章的结论相当认同,我的公司虽然小,但也走了跟索尼同样的弯路。我原来是个快乐的个体户。从来没有KPI (关键绩效指标),没有战略规划,员工也不多,但是,我与员工相处得很好。时隔五六年之后,我们还是像一个大家庭。

后来,我跟同学一起创业。他们在海尔、美的、上海电气等大的企业待过,熟悉现代企业制度。我们也由此进入了制度管理时代,开始模仿大公司的管理体系。小小的公司,就以事业部制的方式来管理。不能越权管理,总经理失去了一切权力。于是,企业的创新精神渐渐失去,责任感在消失,信任基础也在消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