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与好的社会》第2章 投资经理:他们是如何拿取高额报酬的(3)

金融与好的社会 作者:(美)罗伯特·席勒


对很多人来说,共同基金提供的基础性多元化投资和投资组合管理服务还是有存在的意义,因为现有的运作机制为投资者提供的服务还不算特别糟糕。当然,许多投资者所选择的投资经理并不好-这个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并在将来进行弥补,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得出投资经理与共同基金一样没有为民众提供服务这种结论,这是站不住脚的。

有时,当代金融学术理论似乎抓住投资回报不佳这个证据,证明人们不应该把资产交给职业投资经理,而且根据有效市场理论,这些投资经理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但是根据其逻辑推导所得的结论则是,任何一个在金融市场内进行交易的人都是在犯错。进一步的逻辑建议就是,人们只需要随便买入一个多元化投资的投资组合,然后就撒手不管了,最多也就是偶尔调整一下组合的结构,以维持其多元化特征。这意味着投资经理没有任何方法超越市场。

这套当代金融理论在最近几十年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其断言人们没有任何办法在增加投资收益这个目标上耍小聪明。用对冲基金经理安德鲁·雷德利夫和理查德·维吉兰特的话说:“如果当代金融意识形态有一条座右铭,那就应该是‘光说不练,永不成功’。”

就投资经理而言,以上这些都不是正确的结论。用专业的服务管理个人的财富,从长远来看不可能对社会产生危害。这些职业经理人受雇所做的工作就是代表投资者思考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

有效市场理论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尤其是其强调聪明的交易员使得市场能够以完美的机制运行。如果每个人都如此理性,那么市场上哪里还会有如此频繁的交易呢?如果交易无法获利,那么进行频繁交易的理由何在呢?

或许某些交易员掌握了别人无法获知的内幕消息,所以才有了他所执行的交易。但是在一篇1982年发表的为人们激烈讨论的文章中,金融理论家保罗·米尔格罗姆和南希·斯托基提出一个观点:假设我们身处的是一个将所有公开信息都反映到股票价格上的完美理性市场,那么即使是掌握私密信息(民众无法获知的信息)的人都不会发起交易。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他们的论点,那就是有内幕信息的人无法在不愿意共享信息的人当中找到交易对手,因此无法进行交易,而无法找到交易对手则是因为潜在的交易对手都会猜忌这个人之所以愿意进行交易,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超越自己的信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