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火》32

海火 作者:徐小斌


可无论怎样他是个老实人,何况他有一本极标准、极清洁、极全面的笔记——他几乎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录在案了。每逢关键时刻这本笔记便红极一时,郑轩本人也被大家宝贝似的争来夺去。那时候的郑轩,脸红红的常涨成紫棠色,带着一种老实人的骄矜,一双脚不断地转移地方又不断地并拢,重复动作一天要做上数百次。可那个时候一过,笔记本和它的主人便无人问津,只有郎玉生们见了他嘻嘻一笑:“稍息,郑轩,别老立正,首长已经过去了。”说着就摇摇摆摆地走过,气得郑轩的蚕眉常倒竖着。

“……看你好像有点儿不高兴?”郑轩站在我面前,双脚并拢,极认真地圆睁一双鱼目。

“……哦,没有。我……”我心不在焉,又有点无话可说。

瞎聊了一会儿,他说:“校园北门外新开了一家鱼餐馆,还不错。我们一起去吃顿饭吧!……当然,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他的脸又红红得涨成紫棠色。

我怔了怔,想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何况我确实想吃点儿什么,此时是下午五点了,再过一会儿,餐馆就会拥挤不堪。

没想到等菜的时间这么长。郑轩坐得直直的,双手伏在桌上,鼻尖儿上还有细细的汗。

“方菁,我很喜欢你……那篇作文。”(这个大喘气真把我吓了一跳)我那篇作文写的是北京郊区龙门涧的景色。唐放在后面用朱笔批道:“文章寄至味于淡泊,颇见功力,只是个别地方写得太实。好文章贵在虚实结合,太虚则不诚,太实则不灵。白石老人‘似与不似之间’或可解。”当时看了评语,还真想下决心找一下“似与不似”的感觉。现在时过境迁,早扔到爪哇国里,却想不到竟有人不但对我那篇短文铭记不忘,连唐放的“批示”也背得一字不差。我感动之余又有点惊奇。

“北京真的有那么好玩的地方吗?”

“当然啦。龙门涧,你没听说过?”

“……将来要是有那么一天,咱们一起去龙门涧玩玩,也算是三生有幸。”他腼腆地笑笑。这时菜来了,他站起来,很殷勤地布菜。我夹了个鱼圆含混不清地说:“这太容易了,今年我和我哥暑假回去,你就可以跟我们一起去嘛!”

“哦……哦……”他也嚼着一个鱼圆,大约是烫了一下,没说出话。这鱼圆比起阿圭的手艺差得多啦。

“知道吗?我也很喜欢文学,”他嗫嚅着,“尤其喜欢诗。”接着,他开始给我朗诵一首他的近作:

要么让理性把我引向辉煌的殿堂

要么让热情把我抛入生活的海洋

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啊

只能面对着天堂和地狱彷徨!这是一首足有百十来行的长诗,他念起来便一发而不可收,脖子上的脉管胀得老粗,一跳一跳的,旁边用餐的人们都惊奇地看着他。我放下了筷子,一双眼睛不知往哪儿看才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