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火》56

海火 作者:徐小斌


他看了看表。

“你还有事吧?”我忽然变得很敏感。

他点点头,眼里含着笑。

“好久没度过这么好的晚上了,谢谢你。”他拉起我的手握了握。他的手温暖干燥,这样的手让人放心。

他走了,他掌心的温热还停留在我的指端。我把两只手慢慢握紧,似乎想抓住什么。

梅姐姐斜侧着身在慢慢地吸烟,哥哥背对着她。他们一定是吵过了。哥哥说:“走吧。”梅姐姐仍悠悠地吐着烟圈儿,地上乱扔着许多烟头儿。梅姐姐的发型变了,由两条小辫子变成了“王冠式”,秀丽的双眉下边,一双眼睛已学会不动声色地看人,光洁的大额头很宁静,没有一根线条会暴露她的内心世界,间或灿然地一笑,也带有一种不可捉摸的意味。

这再不是十多年前那个隔着一条马路大喊大叫的热情少女,更不是那个在两千人大会上叱咤风云的“梅匪”。北京几乎所有的沙龙都有她的关系。作为体改院的负责人之一,对于政治她仍像过去那么敏感。她常邀些她感兴趣的人来这个小沙龙聚会,三教九流,她都能应付裕如。她巧于安排,善于应对,能应付各种大的社交场合,驾驭各种复杂的局面。她常通过社交方式来搜集材料,获得信息,研究动态,把这些活的、她认为重要的资料记录在案后,有些交祝培明参考,有些她自己留下。这些自然是后来才知道的。而且祝培明一直感到她难以对付,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除红卫兵那一段外,也是插队——回城——上学,和这一代中的许多人一样。所不同的是,她更有头脑和洞察力。她不愿负任何具体责任,讨厌干那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她喜欢抓大事,但绝不像那些喜欢揽权的人那般浅薄,招人讨厌。确切地说,她倾心于做幕后人。一个在幕后操纵各种暗钮的人,这一点,从她很小的时候便初露端倪了。她讲过一件小学时的事:大家选她当少先队大队主席,她说什么也不当,硬是组织一批人马把一个男孩子推上第一把交椅。结果那男孩成为她的傀儡,辅导员和队员的众矢之的。而她,却成为大家眼中最出色的队干部,而那个男孩也无比信服她——因为她有许多次为他排忧解难。

我猜她现在仍想充当这种角色。

她是那种聪明、精力都过剩,同时又懂得如何合理使用的人。政治不过是她关心的一个方面,她涉猎极广。上次哥哥到北京度假,就发现她正在搞各国文化、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狼想写一本书,一本有影响的、能确立她在中国地位的书。”哥哥悄悄告诉我。

而且,她还在学德文。她已精通英、俄两国文字。据哥哥说,她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从不肯花一丝多余的力气,把好钢全使在刀刃上,绝不像那种“抱窝鸡”式的傻女学生。她可以在期末大考的头天晚上和男同学们打上半夜桥牌,然后第二天又奇迹般地考个全班第一。她有条不紊地安排时间,应付着许多繁杂事物和社会活动,从不显得忙乱,而永远保持内心的闲暇和宁静。她每日必临一页字,绝不临那端丽秀雅的欧体和赵体,而十分偏爱颜真卿的“多宝塔”和怀素的狂草。前者的圆熟和后者的狂傲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她这里却得到了最完美最自然的结合。

从少年时代起她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今天我发现我的偶像结构更为复杂因而也更丰富、更成熟、更美丽、更令人神往,她偶中套偶,而且每一层都涂了特别的保护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