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从文家书(1966-1976)》事变一来,不免一切报废(2)

沈从文家书(1966-1976) 作者:沈从文


过去不依赖国民党,解放后又不走阎王殿小路,热心帮人忙而少私心,抓工作而不争名位,所以这次不至于如巴金、冰心、老舍等狼狈。错误免不了要大批,工作对国家有益的,或许还不至于完全否定,只是十分怕事,怨声一来,工作即不好继续下去了。对于虎虎,我是眼看他长大的,而且永远带住研究态度,来注意他的长处和发展方式。照我对国家的过去和明天的联系理解而言,他不会是个搞政治的材料,却有希望作个很好的业务干部,这两者长处是多少有些区别的。始终应当有些区别。对上口径,效果好,不对口径,个人犯错误,问题还小,国家不经济,损失大。来信曾提到你支持他去办报,这自然很好。不过听说,四五月建党问题就要提上日程,报纸很难办。不仅要紧贴主席思想“政策”,还有个“策略”问题。有许多事党员懂,普通干部不懂。有的某级党员懂,一般党员也不可能懂。事情既不懂,理解政策或策略就不透,一出差错,不仅个人受不了,影响多数更不好。且不易纠正补救。报是党的喉舌,只有党员在党的领导下工作,才可望少犯错误,或犯错误较少、较小。非党员搞,最易犯“阶级路线错误”,一出差错,名分到头上,受不了!大哥从中学即搞团工作,人又那么正派、老实、不自私,结果在反右中小有差错,即影响到一生!从这方面取点教训,来认识认识自己,估计估计环境和国家需要,安排一下自己,也有必要!运动一发展,社会动荡大,人事变化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人”的问题最不好办,“你”一切照十六条办,但是在某种情况下,若一部分“人”对于十六条缺少应有理解和重视,又或受其他实际影响,其中还加上各种分子在破坏捣乱,事情就费力难讨好!小弟应当更正确些估计自己能力、长处和国家长远需要来工作。要凡事从实际出发,莫从假想出发,免得于公于私,两无好处。小弟说,“一切工作都是照一个党员的要求或标准去要求自己。”这是对的,也是应当的。我十几年来工作何尝不这么想?我还事实上把几个研究员揽不下的全揽下了。主观愿望如此好,而又济之十年努力,作了不止几个研究员工作,结果是十分误事无能的某某父亲无事解放,我却成了批评对象,我拼命在“尽义务”,人却以为我“有野心”。事实就是这样,不能不令人灰心,无可奈何!我一生对人热心,卅年前为几个年青人改了改文章,困难时帮助点费用,这本是十分平常事情。一切早忘了。想不到这也成了当前的麻烦。因为这些人多作了市长、部长,虽并无来往,却三番五次有人来问来问去,以为有什么秘密可以明白。我总觉得学什么,困难都难不倒,对付人,可很不好办。因为人的思想打算好坏差距太大,社会动荡中更无一定标准。所以揽工作,应当估计到效果,作不下,就不要勉强去作,或者让更适当些人去作,协助人去作,反而好些。这自然全出于主观估想,说说供参考!主要还是你们好好商量。你们凡事能合作,我们很放心!

朝慧星期天和个搞雕刻的结了婚。

从文

二月十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