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请偷走海报!+3》外籍评委的心得(2)

请偷走海报!+3 作者:(日)原研哉


组委会给每个评委发了评选纸,上面记载了每一个作品的参赛号码,认为不错的标上圆圈,差一点的画上斜线。评委们面前缓缓降下了屏幕,看来是先从电视广告开始评审。我顿时不安起来,因为我一直以为只评审平面设计作品。每一个作品重复播放两次之后就进入到下一个作品,这些广告里全部都讲广东话。

屏幕上出现了成龙,他一边大声喊着什么,一边又是跑又是跳,结尾部分出现了耐克运动鞋的商标。这种作品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也有些作品完全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例如某手表广告,一对母子被人流冲散的画面中接二连三地出现我无法解读的四字成语。看着这些莫名其妙的作品,我真想夺路而逃了。

我瞟了一眼邻座的奥维恩教授,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只看了一遍视频就大胆地给出了得分。碰到我的目光,他狡黠地嘿嘿一笑。

这是同谋者的笑容。

我这才恍然大悟,真不愧是美国人,干什么都爽快啊。

是啊,让我用香港人的标准来打分确实有些强人所难。说到底,我是个外籍评委,即使因理解不了细微之处而烦恼,也无济于事。既然如此,何不干脆按自己的标准进行评审呢?对这些自己不可能理解的东西这么钻牛角尖,何谈融入国际社会呢?

卸下心理包袱后,我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也学着像奥维恩教授那样,站在异文化的角度上给所有参赛作品打分。

有两名勇敢的外籍评审参与的审查顺利进行着。到了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评审的阶段,我总算可以游刃有余地来欣赏这些参赛作品了。

香港设计师的总体水平并不算高。香港是以中间贸易为主,工业产品加工和生产还刚刚起步,所以不论工业设计还是平面设计,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

但是,偶尔也会出现水平很高的作品。在香港,学校在初中阶段之后就开始用英语授课,这一独特的文化环境,造就了与日本风格不同的、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设计风格。另外,巧妙地将明清时期的古老民间艺术融入到设计中的作品也很有新意。外国人眼中的日本大概也是这样的吧。其深深植根于本土文化土壤之中的表现,蕴涵着无法模仿的震撼力,具有远远超越了表面的折中性,是真正令人感动的东西。

经过一审和二审,从2000件作品中选出了19件角逐大奖,最后用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了大奖得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