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乱开》在想象的田园里种菜(2)

花乱开 作者:老树画画


停笔20年

我是山东潍坊人,今年49岁,1979年考上南开大学中文系。

大学时开始画画,在天津拜了几位名师。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央财经大学,因为大学闲,有时间画画,加上北京画展多、书店多,上学时就常往北京跑,心想,毕业怎么也得来北京。

那时本科生很少,找工作不难。我们两个班90多人,一半到了北京,但愿意到大学教书的不多。

画到1985年,我停笔了,因为怎么也画不出自己的风貌,一提笔,不是齐白石就是徐悲鸿,画谁像谁,就是不像自己。

前几年回老家,看我30年前给别人画的东西,吓了一跳,原来我还画过这么大的作品,还画得这么像名家。

2005年,父亲患病,心情很郁闷,又开始画画。没想到一落笔,找到自己了,好坏无所谓,是我自己的东西,20年的人生阅历,加上在大学里不断读书,今天的我与过去的我,有了很大的不同。

想念理想主义时代

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最难忘的是上世纪80年代,因为那是理想主义的时代。

一方面,封闭多年,国门洞开,那时街上来个老外,都会引发人们围观。另一方面,多数人没出过国,只能靠读书来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只有知识经验,没有实际经验。那时出了大量翻译作品,一本《存在与虚无》能卖上百万册,其实有几个人能看懂?但大家希望通过文本来证实自己对外界的想象,这个想象是诗化的,它把西方定格了,只看到好的一面,没看到工业革命中后期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说的都是19世纪的西方,不是20世纪的。

那时没有商业化,没有消费主义的污染,人人都待在单位中,比较纯粹,更多关注精神层面的话题,因为社会没给你堕落的条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