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一个没有遗忘的时代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 作者:(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有史以来,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忆才是例外。然而,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改变了。今天,在广泛流行的技术的帮助下,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这种局面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对于我们个人和我们的社会而言这一局面的潜在后果是什么,以及针对这一局面,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这些都是本书关注的问题。

对于某些人而言,史黛西·施奈德的遭遇可能听起来只是个例外,但其实不然。自此之后发生了许多起非常窘迫的案例,甚至是法律诉讼——从无法让互联网忘记十多年前细微证据的知名大律师,到由于在 facebook上抱怨工作无聊而因此失业的英国小姑娘。

截至 2008年,在 MySpace上拥有个人网页的人数超过 1.1亿,他们都和史黛西·施奈德一样。而且 MySpace并不是网民唯一青睐的社交网站。 MySpace的直接竞争者 facebook,截至 2009年年初,已经有 1.75亿个个人用户创建的在线网页。尽管 facebook与 MySpace都主要锁定美国市场(虽然这种局面正在改变),但是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发生在美国。 Google公司旗下的社交网站 Orkut,已经拥有 1亿多名用户,而且大部分用户在巴西与印度。世界各地的其他多个网站还拥有至少 2亿名用户。这些数字反映了一个更为普遍的趋势。

互联网浪潮的第一个阶段早已随网络泡沫及其破灭而告终,在这个阶段中,互联网的发展与访问信息以及通过全球网络与他人互动息息相关(你可以称其为 Web 1.0时代)。而到 2001年,用户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接收信息的网络,而且还是你可以生成信息并与你的同龄人共享信息的网络(通常被称为 Web 2.0时代)。年轻人尤其喜欢 Web 2.0的这些性能。

到 2007年年底之前,美国的一家趋势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发现,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参与了互联网上一个或者多个范围广泛的内容创建活动”,而且在创建和共享内容上,女孩要多于男孩。每天,facebook平均每秒钟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用户的 1 000万个网络应用请求。约翰·帕尔弗雷(John Palfry)与乌斯·加瑟教授(Urs Gasser)曾充分论述,公开个人的信息都已经深深地嵌入了全球的青年文化中——无论是登入 facebook的次数、个人日志与评论、照片、好友状态,还是情侣关系(“恋爱中”或者“只是朋友”)、内容偏好与认同(在线照片或者“标签”)、个人的地理位置(通过“地理标签”或者类似 Dopplr的网站可获知),或者仅仅只是微博更新(比如 twitter)。

随着这些年轻人逐渐长大,以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拥有类似地特征,史黛西·施奈德的遭遇将会不断被重演,而且不仅对于整整一代人是如此,对于我们整个社会也将如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