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37)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新中国成立初期,世界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党面临的重大任务是迅速改变旧中国长期形成的经济文化落后状况,建设繁荣富强的新国家。我们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但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缺乏经验。当时只能大量借鉴苏联的经验。同时,努力探索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在实践中,我们党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不一定全照苏联那套公式,不能教条主义地学苏联经验。我们党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比如,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应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和完善不断加以解决;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应从大农业国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以此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强调要自力更生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建设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独立,以保障政治独立;创造性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政策,强调应采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等。当然,在探索中也发生了一些失误甚至严重挫折,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失。但总的看来,我们党在这个时期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03年9月3日),《求是》2004年第1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3年12月26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40~641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