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文学大师谈》第二章 散文(5)

中国文学:大师谈 作者:郑振铎


墨家之书,存者仅《墨子》一作。儒家之书,于《论语》外,存于今者,在《礼记》中有《大学》《中庸》二篇,《大学》相传为曾子及其门人所作的,《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又有《孝经》,相传系孔子为曾子说的,由后人记载下来。还有其他各书,但都不甚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且最有影响于后来的文学的作品的,为《孟子》和《荀子》。

孟子见《史记》卷七十四名轲,邹人。生于公元前372年即周烈王四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即周赧王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四。他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见过齐宣王、梁惠王,所如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孟子》坊刊本极多七篇”。《史记》有的人颇疑《孟子》,以为系后人所伪作,有的人则以为《孟子》一书未必为轲所自著,而是弟子所记述的。大约以后说为较可靠。当孟子时,天下竞言功利,以攻伐从横为贤。孟子乃称述唐虞三代之德,痛言功利之害,宣传仁义之说,努力维持儒家的道德。是以时人都以他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但他一方面却也染了战国辩士之风,颇好辩难,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因此,《孟子》一书较之《论语》及《孝经》诸书,其文辞更富于文学的趣味;辞意骏利而深切,比喻赡美而有趣。他和孔子相差不过一世纪多,而作风之不同已如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