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文学大师谈》第五章 唐诗(13)

中国文学:大师谈 作者:郑振铎


现在该说第三个不同型的诗人李白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了。白的诗,纵横驰骋,若天马行空,无迹可寻;若燕子追逐于水面之上,倏忽西东,不能羁系。有时极无理,像“白发三千丈”,有时又似极幼稚可笑,像“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古风》,但那都无害于他的诗的纯美。他的诗如游丝,如落花,轻隽之极,却不是言之无物;如飞鸟,如流星,自由之极,却不是没有轨辙;如侠少的狂歌,农工的高唱,豪放之极,却不是没有腔调。他是蓄储着过多的天才的。随笔挥写下来,便是晶光莹然的珠玉。在音调的铿锵上,他似尤有特长。他的诗篇几乎没有一首不是“掷地作金石声”的。尤其是他的长歌,几乎个个字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吟之使人口齿爽畅,若不可中止。

但他并不是远于人间的。他仿佛是一个不省事的诗人,其实却十分关心世事。他也写出塞诗,他也作闺怨辞,但那些似都不是他的长处所在。他早年是一位“长安”的游侠少年,中年是一位行止不检的酒的诗人,晚年是一位落魄不羁的真实的“醉翁”。相传他是死于醉后的落水的。他从中年起便把少年的意气都和酒精一同的蒸发于空中去了。他好神仙,他爱说长生上天等等的疯话。那也大约都是有意识的醉后的狂吟罢。他的少年的意气,便这样的好像不结实于地上,而驰骋于天府之上。

他的诗是在飘逸以上的。有人说他的诗是“仙”的诗。但仙人,似决不会有他那末狂放。我们勉强的可以说,他的诗的风格是豪迈联合了清逸的。他是高适、岑参又加上了王维、孟浩然的。他恰好代表了这一个音乐的诗的奔放的黄金时代。在我们的文学史上,没有第二个像开、天的万流辐辏,不名一轨的时代,也没有第二个像李白似的那末同样的作风的。他是不可模拟的!《李太白集》三十卷,清缪曰芑仿宋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三十卷,杨齐贤、萧士赟注,元刊本,明刊本,《四部丛刊》本;《李太白诗集注》三十六卷,清王琦注,乾隆刊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