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动物精神》第四章 货币幻觉:公众能否揭开通货膨胀的面纱?(5)

动物精神 作者:(美)乔治·阿克洛夫


事实上,弗里德曼观点的流行还有另一个原因,即提出时机刚刚好。菲利普斯对1861~1957年这97年间英国的名义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数据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他发现名义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升高时,通货膨胀率下降。他的工资公式没有包含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整。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的美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上升了,这似乎与菲利普斯已经发现的权衡关系相矛盾。自然失业率理论针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种解释: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是,当时发生的严重的石油供给冲击和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导致菲利普斯曲线向外移动,而失业率上升是需求下降的结果。

而且,菲利普斯曲线的新经济计量估值有所扩展,将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整包含在内,这似乎表明,弗里德曼的理论与数据高度吻合。这些研究没能推翻弗里德曼的推测,即通货膨胀预期对价格设定和工资设定有着一一对应的影响。而且,这些估计也很不精确,因此,它们并不能证实自然失业率可以有力地支持弗里德曼的推断。但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主流处理方式忽略了这一不利的事实。

教科书通常将自然失业率理论看成一个“假设”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以往的宏观经济学家推论价格变动和工资变动均与失业相互关联,通货膨胀预期在其中不起作用。弗里德曼觉察到,只有当工资和价格的制定者有货币幻觉时,这种理论才适用;也就是说,在工资谈判和价格制定的过程中,该理论并没有将通货膨胀预期考虑在内。弗里德曼对这一传统理论进行了修正,使通货膨胀预期对工资和价格公式产生一一对应的影响。借助该经济理论,弗里德曼巧妙地解释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双双上升之谜。而且,该理论还与大多数经济计量估计相符合。

自然失业率理论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绝大多数政策制定者都依赖它。不仅在美国,在欧洲和加拿大,它也被广泛接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