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启示录》三、回味起来仍然得意(8)

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


提到秦钟,凤姐对他的反应也有点奇。凤姐道:“……为什么不请进来我也见见呢?”尤氏偏偏拦阻,道理却不大说得通,尤氏说:“罢罢,可以不必见……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没见过你这样泼辣货……”可以与凤姐这样说话的,除贾母外,只有尤氏等一二人,贾琏不敢也不可能这样说,贾琏在凤姐前经常处于被审查被数落的地位,实在难得有雅兴有还手之力或还手之趣。凤姐笑道:“我不笑话他就罢了,他敢笑话我!”贾蓉道:“他生的腼腆,没见过大阵仗,婶子见了,没的生气。”凤姐啐道:“呸!扯臊,他是‘哪吒’我也要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来打你顿好嘴巴子!”……粗话透着亲热。果然一见秦钟,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探身一把攥住了这孩子的手”。而丫环媳妇立即报告平儿,平儿立即做主送来了表礼,“凤姐还说太简薄些”。按书上的交代,可卿秦钟姐弟并非出身于富贵大家,但两人如此受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的容貌美丽。人的相貌对于人的命运是有重大意义的,这一点即使对于决不相信“相面”的人也不可不察。

“那尤氏一见凤姐,必先嘲笑一阵。”普普通通地见一下可卿的弟弟秦钟,竟写得这样曲折有致,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从外在情状来说,音容笑貌,纤毫毕现。内里的关节实质思想情况心理动机,一概不写。一概不写却又不像中国传统小说那样只把眼睛盯在情节的发展上,所有这些音容笑貌,似乎充满了内里的心理活动与人物关系的蛛丝马迹,相当微妙。中国传统小说从无大段心理描写。《红楼梦》中也无多少大段心理描写,但读《红楼梦》处处可以看到感到人物的重重心理活动的迹象,以至掩卷后感到《红楼梦》颇不乏心理描写。这大概可以叫作心理迹象描写,心理迹象小说吧?不是有时比一切都说穿说透的心理小说更心理,叫作“无限心理迹象中”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