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启示录》四、关于贾宝玉(11)

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


更严重的矛盾还在金玉之论。不知不觉,薛宝钗的地位日趋牢固,悄悄地将黛玉压倒了,虽然宝玉讲了一回“疏不间亲”的理论,论述他与黛玉的姑舅表亲远胜与宝钗的两姨表亲,又讲了一回先来后到论资排辈——黛玉来贾府在先而宝钗在后,更不消说,早早地宝玉就讲到了自己的“心”。但此书不动声色地、逐步升级地泄露出钗长黛消的趋向。先是二十二回,凤姐假惺惺地向贾琏请示宝钗过生日的庆祝活动规格,贾琏不假思索地提出“那林妹妹便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做的,如今也照样给薛妹妹做就是了”,被凤姐一声冷笑驳道,“……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老太太说要替他做生日”,这样,确定了更高的规格。底下,关于薛宝钗的祝寿活动,并无多少下文。却原来这一段只为突出寿日规格问题上的钗盛黛衰,而且抬出了“老太太”的大旗,就有点领导意图在里头起作用了。凤姐请示是假,向贾琏吹风是真,可惜贾琏未在意,作者也不想用重彩,只想轻描。轻描淡写的一点消息,有时候并不比大吹大擂、连篇累牍的宣言更不重要。底下就更严重了,元妃送礼品,独宝玉宝钗是一个规格,而黛玉和二、三、四姑娘一样,低一格。天真的宝玉笑道:“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吧?”从小处说,确实令人不解。元妃深宫之中,怎么掌握的信息?怎么认同了老太太的意图?怎么如此明白无误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和外交姿态?她要介入和引导弟弟宝玉的婚姻大事吗?她急匆匆地一次会面就得出了取钗弃黛的结论吗?涉及这些问题,甚至于令读者觉得是作者故意造成的疏漏,是作者用唯心论的先验论代替因果论与逻辑论。但也恰恰是这些费解或不可解的疏漏,强化了钗长黛消的形势发展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超验性质。

当然,黛玉的情绪反应是强烈的。宝玉把自己从元妃处得的礼物拿给黛玉,叫黛玉捡挑,好傻的宝玉,这不是更刺激,更伤害黛玉的脸面吗?黛玉“没这么大福气”,又何必要二手货,带着宝玉的怜悯之意的转手货呢?好可怜的黛玉,这时候再说不满的话,只不过更凸现出自己处境的不妙而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