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启示录》五、《红楼梦》的语言与结构(16)

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


作诗就不俗了,俗与不俗的区别等于非诗与诗,这个观念倒也值得注意。就拿宝玉本身来说,他的行止,如果远远望去,很难与贾琏贾蓉秦钟乃至薛蟠之流分出轩轾:其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一,其只知享受、不知贡献、不负责任一,其男男女女、偷鸡摸狗一,其养尊处优、安富尊荣一。贾宝玉一脚踹到袭人心窝子里,其娇骄姿肆比他人有过之无不及。如此这般,为何读者心目中宝玉要高雅得多,可爱得多呢?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写宝玉是钻进人物肚皮里写的,是体贴着写的,侧重于写宝玉的内心世界。体贴着人物写的,即使写到其行事之可恶(如闹书房),内心却不可恶。这是由于作者在宝玉身上更多地写进了自己,宝玉更能体现小说的自传色彩造成的。相反,琏、珍、蓉、钟等,作者是旁观着写的,只剩下了外表的丑恶的行为,看不到他们有什么隐衷,有什么痛苦,有什么深层的行为依据。二是由于宝玉对于女性的体贴态度,殷勤服务而且衷心赞美,这就与仅仅把女性写作泄欲工具的恶少们划出了一条界限。三则是由于诗。由于诗,宝玉的情,宝玉的欲,宝玉的悲哀向往,都可以升华到美的境界,都可以不那么鄙俗。与众女孩子在一起,宝玉作诗常常“落第”,这更证明了女孩儿是水做的而男子是泥,这也反衬了这一批女孩子的聪明灵秀。反过来与贾政及其清客们在一起,贾宝玉的文才就远胜于那些“浊物”了。诗才是一种才能,而才能也是一种美,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提高与净化自己的心灵的努力。宝玉有这种诗才,所以宝玉可爱。顺便说一句,《红楼梦》中的“正面人物”(姑且用这个词),大多有诗才。或者更正确一点说,《红楼梦》中的诗人,都是正面人物。在《红楼梦》中有一个有趣的状况,年轻主子们的可爱程度与他们的诗才成正比:林黛玉最可爱,林黛玉的诗也最好。宝钗也不逊色。宝琴要写其可爱,一出场就“诗”起来了。李纨是正派人,虽然才具平平,作诗也还跟得上趟儿。凤姐虽恶但不讨嫌,虽无墨水却也起诗、赞助诗。薛蟠粗而直,他在行酒令时也有“绣房出了个大马猴”的名句。这些诗与诗歌活动穿插在《红楼梦》中,颇有点缀乃至点睛作用(如黛玉的葬花诗,是可以做为大段心理独白来读的)。

也还有一个“杀风景”的因素不妨一提,频频写吟诗,不也从另一面反映了这些公子小姐们生活的空虚和烦闷吗?如果说悲剧,活着而又无所事事,才是真正的悲剧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