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启示录》六、情与政(17)

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


贾宝玉的唯情主义

说宝玉“实心”“呆根子”,但宝玉又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体贴入微的对于人特别是对女性的感情世界的理解。五十八回宝玉见了杏花全落,“绿叶成荫子满枝”,便联想到韶光之易逝,“不免伤心”“流泪叹息”。这时有一雀儿落在枝上乱啼,宝玉竟认定“这雀儿必定是杏花开时他曾来过……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里与杏花一会了?”既有点病态的想入非非,又想得深情细腻,可谓以情眼观之,无物不情。以灵眼观之,无物不灵。贾宝玉的眼睛,给了万物以生命。

然后巧遇藕官烧纸钱,保护一番。及至了解到藕官是为演戏时曾扮演自己的妻子的菂官的夭折而烧纸时,他不以为痴,不以为狂,反而大为感动,大为称赞。一直联想到“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宝玉的“唯情论”“唯女孩儿论”也够凸出的了。

大观园的“窝里斗”

《红楼梦》全书进行到一半,到了中腰处,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共四回中,相当详细地描写了大观园中众奴婢婆子的纠纷。六十二回以后,又详细地描写了以王熙凤为中心的主子间的纠纷,特别是凤姐与贾琏、尤二姐,凤姐与邢夫人间的纠纷。所有这些,为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做了铺垫,而为查抄淫秽物品的窝主,维护风化而由邢夫人发起的抄检大观园,又为一○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做了铺垫。这里,“下人”间的争风吃醋,争权夺利,争宠斗计,以及欺上瞒下,挑拨离间,结党营私……本身就是贾氏家族败落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说这些事也是败落的一个根源,却又是败落的一个结果。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依靠官职、身份和辈分维持着封建人际关系。这里,一方面是长幼有别,尊卑有序,通过对于平等观念的否定来达到人间秩序的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位,每个人都应认识自己的地位并恪守由这种地位规定了的伦理化了的社会义务,因而这种秩序似乎是很牢靠的。另一方面,由于上层、由于在这个秩序的链条中居于高位的那些人的腐烂,也由于生活在这个链条上的人们缺乏公平竞争上进的机会,而除了靠与生俱来的门楣以外只能靠主子的青睐、靠主子的神经纤维的无规律运作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机会,此外没有上进之路。这样,“下人”们的风气之坏,“下人”们的难于团结合作,完全不亚于主子们。而由于“下人”们文化素质之低,表现出来的这种“窝里斗”的天性,就更加粗鄙不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