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启示录》六、情与政(19)

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


其次,长与幼相比,长在上而幼在下。如此说来,许多丫环应该听她们的娘、姨、姑婆子们的话。主与奴相比,主当然在上,奴应该听主子的话。这两条原则在贾府又互相矛盾起来了。因为贾家主子们喜欢年轻丫环而不喜欢婆子,能够获得在主子身边工作的殊荣的是年轻貌美的丫环而不是资深的婆子们。婆子们如何能不嫉妒、不闹气?李嬷嬷与袭人已经闹过。芳官的干娘与芳官大闹一场,闹的当中还搀加了对“文艺工作者”的鄙视。五十八回中,芳官干娘骂道:“怪不得人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凭你什么好人,入了这一行,都弄坏了”,本来此婆子骂的话符合将“优”“娼”等同的封建正统观念的,偏偏却不符合贾府主子特别是宝玉大少爷的意志。然后发展成嗔莺咤燕之争,宝玉和他的“大丫头”们全出了马,并盗以平儿的名义,给婆子们以严重打击。事情至此并未结束,虽然看起来少女们已大获全胜,而婆子们狼狈出丑,但窝里斗并没有斗完,而是方兴未艾,于是夏婆子挑唆了赵姨娘去打芳官。众戏子丫头大闹赵姨娘。探春批评赵姨娘。艾官向探春报告夏婆子所起的恶劣作用。探春的小丫环蝉姐儿却是夏婆的外孙女,站在外婆一边,立刻送去情报。也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都是“内争”嘛。接着在厨房中芳官以骄娇姿态向蝉姐儿挑衅,发生了“热糕事件”,青、老女人之争变成了“青青”之争。得宠的少女芳官与未得宠的小蝉之争。厨房中柳家的因女儿五儿的姿色,通过芳官走后门为女儿求职,柳氏母女便也站到了主流派一队。玫瑰露、茯苓霜,从后门得到的好处几乎酿成一个冤案,叫做弄巧成拙。平儿的处理固然显示平儿的为人与处世哲学,焉知不因为平儿也是主流派的重要人物,她自觉不自觉地要维护主流派的利益与颜面。探春是独立大队,义正辞严,不站在凤姐一边也不站在邢夫人一边,不站在赵姨娘夏婆子一边也不站在芳官柳家的一边,连凤姐也要避让她三分。这种独立性是她的政治资本却也是她缺少政治实力的表观。她统治有“术”却毕竟没有多少“权”与“力”。这中间插入一个司棋对厨房进行打砸抢事件。反映了另一领域的青青之争,非主流派与主流派之争。司棋是迎春的头号大丫环,位与袭人相等,势却远远落后。她与连芳官都要拍溜的柳家的之争当非偶然。由于迎春软弱,依靠无望,她只好自己跳出来耍光棍。看来这种打砸抢的“政治”也是源远流长。秦显家的趁柳家之危夺权半天的描写极简短却意味深长,入木三分。一接管厨房先办两件事。一是否定前任,“查出许多亏空来”。二是给小帮派人员送礼,“……打点送林之孝家的礼”“又打点送账房的礼”;又预备几样菜蔬请几位同事的人,说“我来了,全仗列位扶持。自今以后都是一家人了……”又打又拉,很有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文化革命”中一些造反派的语言)的意思。正乱着,忽得通知,柳嫂儿“官”复原职,她卷铺盖滚蛋了。“秦显家的听了,轰去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疑为偃之误)旗息鼓,卷包而出。送人之物白丢了许多,自己倒要折变了赔补亏空。”这些描写如此精彩,如此被传诵,却似仍不能被“秦显家的”的后裔们所重视,秦显家的子孙们似仍不准备从中汲取点教训,仍时时做着伸手夺权的梦。无他,见利忘义,见眼前小利而忘长远利益,亦人之常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