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书解人》再谈《锦瑟》(1)

读书解人 作者:王蒙


再谈《锦瑟》

很难设想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却是十分地曲奥艰险,达到了众人难解、专家也无解的程度;很难设想一首一味深奥乃至绕脖子花式子的诗却流行得家喻户晓。

《锦瑟》的特点是它被广泛接受、广泛欣赏、广泛讨论,却又没有定解,歧义歧议甚多。说明它有一种易接受性、易欣赏性,有讨论价值与讨论兴趣。没有定解也就是可以有多种解,因而既难解又易解,这是难解与易解的统一,晓畅与艰深的统一,实在辩证得很。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无一字一词生僻,几乎每个字词都可以原封不动地用在白话文里。“锦瑟”呀,“五十弦”呀,“一弦一柱”呀,都是大白话。“无端”“华年”“思”,稍微文一点,但仍通用至今。由锦瑟弦柱而思过往的岁月,不费解。一弦一柱是指具体的瑟上的一弦一柱,还是比喻往事历历密密,如弦弦柱柱长长短短排排列列于眼前,乃至是指弦弦柱柱发出的声响?都行,无需深钻力争。因为它不是法规条文。

“无端”二字要紧。无端是无来由,无特别具体的固定性之意,即此诗此情此思,不是因一人一事一地一时一景一物而发,不是专指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时一地。它不是新闻,不要求不提供新闻必备的诸“W”(何人何时何地为何如何……)。它有更大的概括性与弥漫性。无端又是无始无终无头绪之意。本来一切感情思想都是具体的、有端的;一切有端的感情思绪却又都可能与过去的未来的、意识到的未意识到的、精神的肉体的、原生的与次生的个人的经历经验相关,乃至与阶级的社会的人类的宇宙的经历经验相关,所以又是无端的。而义山此诗的无端性更强更自觉罢了。

无端还因为这是深层的语言。去商店买货、给孩子讲书、向老板求职,那是需要把话说清楚的,需要把语言规范化、通用化、逻辑化;长吁一声,百感交集,无端愁绪,欲语还止,叫做无言以对,叫做言不达意,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提到的“言”是表层的交际语言。求不可言之言,求直接写“意”之言,便是诗,便是深层语言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