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选择太多,弯路也越走越多(4)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作者:鹤阑珊


当下流行的男女“速配”也印证了上面的实验结果:如果每位实验对象有五分钟的时间和一位设定好的潜在约会对象见面,然后再换下一位。那么,见六位对象比见十五位对象更容易促成配对。在今天的大都市,之所以每个人在男女情感上都感到孤单,是因为不论你身边的女人有多么不可思议,总会有另一些迷人的潜在伴侣在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你总在怀疑身边的她是不是最佳人选。这或许就是很多人不想早结婚的原因,也是很多人“闪婚”后“闪离”的原因。

再回到辣椒酱实验上来,我们为什么在过剩选择面前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目标不明晰、心智不成熟、意志不坚定,是我们在选择面前束手无策的根本原因。心理学家解释说: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对选择者有几个硬性要求:第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二,了解是什么让你的选择与众不同;第三,能在不同选择间权衡利弊。让大脑这样处理五种选择是可能的,而让大脑处理二十种选择就有些艰难了。或许正因此,我们才倾向于踱回到麻木的状态来避开选择。

孔子周游列国销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他的失败有一种另类的解释,不是他的学说不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而是他可选择的国家太多。这让他在某国失败后就不会继续坚持下去,而转向另一个国家。处处用力,则处处不能用尽全力。秦朝末年,项羽与秦朝的主力在巨鹿决战,项羽以微弱的兵力完胜。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他破釜沉舟,把两个选择变成了一个选择:没有后路,只有死战。和孔子一样,和项羽不一样,王阳明的选择太多,他在诸多选择中上蹿下跳,跳去跳来。越是内心使命感强烈的人,越是喜欢尝试不同的选择,此起彼伏,此显彼张。但归根结底,这样的人跟那幅挖井的漫画一样,井挖了很多也没有见着水,其实有的井只需要再挖一下,就能见到水,可惜全都放弃了。

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的话,恰好可以为“过剩选择”的缺陷作个注脚:“人生不要有太多选择。我是在医生和音乐之间选择了音乐,当时是二选一,如果说有更多的选择,我不知道会选择什么。”

如果有人告诉王阳明:你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把儒家和朱熹这两座大山爆破。王阳明创建心学的过程会不会提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有一点可以预料:凭王阳明的聪慧,他必然会在儒学上更早地做出大发现和大成就。

喜欢冒险的“驴友”都知道,在深山老林里迷路后,如果有三条路看上去像是下山的路,那很多时候会走错,这个时候,驴友最希望的是,只有一条下山的路!

谈到驴友,就想到了驴。据说,有好事之徒把三堆草放到了一头饥饿的驴面前,三堆草间距很大,还据说那头驴在三堆草之间来回奔跑,因为它不知道到底该吃哪堆草,到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这显然低估了那头驴的智商,据我估计,这头驴不是饿死的,而是在每堆草上都吃一点儿,还没等塞满牙缝,就跑去另一堆,而活活累死的。

王阳明就一直在三条甚至是四条路上疲于奔命,他比那头驴幸运,仍然活着,只是走了太多的弯路。但是,王阳明看遍了每条路上的风景,这些风景为他后来创建心学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源泉,这可能就是辩证法上所说的“有得必有失”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