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莎拉的钥匙》第一部分(29)

莎拉的钥匙 作者:(法)塔季雅娜·德·罗斯奈


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住在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市的西斯罗普路四十九号,根本不会想到有一天会来法国生活,还嫁给了一个法国人。我原以为会一辈子待在美国。十一岁时我喜欢上了邻居家的男孩埃文·弗罗斯特。他长着雀斑,戴着牙套,很像诺曼·洛克威尔画作中的男孩。他有一条狗叫小黑,小黑喜欢跑到我父亲美丽的花园里嬉戏玩耍。

我父亲肖恩·嘉蒙德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教师,颇有点“神经质教授”的味道——头发乱糟糟的,戴一副猫头鹰眼似的眼镜。他很受欢迎,学生们都喜欢他。我的妈妈希瑟·卡特·嘉蒙德是迈阿密人,曾获得过网球冠军。她是那种体格健康,皮肤黝黑,身材苗条,似乎永不会变老的女性。她喜欢瑜伽和健康食品。

星期天,我父亲经常和邻居弗罗斯特先生隔着篱笆一声高过一声地叫嚷,因为他家的黑狗糟蹋了父亲的郁金香,我母亲则在厨房里边做麦麸蜂蜜杯形蛋糕边叹气。她讨厌吵架。我妹妹查拉对外面的纷争不闻不问,一个人在电视房里一边嚼红甘草片一边看电视剧《盖里甘的岛》或《极速赛车手》。我和好友凯蒂·莱西则躲在楼上,从窗帘后面偷看埃文·弗罗斯特与惹父亲生气的那条漆黑的拉布拉多犬嬉戏。

在父母的庇护下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没什么意外事件,也没多少情感宣泄。每天去朗科中学上学,享受平静的感恩节和温馨的圣诞节,在纳罕特岛上慵懒地享受漫长的暑假,任日子一周周、一月月平静流逝。五年级的时候,头发乱蓬蓬的西伯德小姐给我们读埃德加·爱伦·坡的《泄密的心》,这是唯一一次把我吓了个半死的事。拜她所赐,我做了多年的噩梦。

直到青春期,我才第一次对法国心生向往,而且这种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成了一种痴迷。我为什么向往法国,向往巴黎?法语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发现法语比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更柔和,更感性。我还曾非常逼真地模仿过电影《兔巴哥》中那只法国腔浓重的臭鼠的声音。在我内心深处,我知道我对巴黎与日俱增的痴爱跟普通美国人所追求的浪漫、雅致、性感有所不同,我喜爱巴黎的原因超越了这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