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事民为先》前言(1)

万事民为先 作者:林良旗


在《万事民为先——中国共产党如何为人民谋幸福》一书的编写出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对于这本旨在展示中国共产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观察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著作的编著者而言,是极大的鼓舞。

我们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读到了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心系群众、关注民生的重要信息。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报告指出,提高居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目的和根本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这一倍增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反映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十分鼓舞党心、民心。当然,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群众收入的倍增,因而,民生大幅度改善的目标是完全有信心能够实现的。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党的执政基础必定更加牢固稳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91年来的历史证明,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都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这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对党群关系的最核心要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拜人民为师,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深刻认识并继续发展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倍加珍惜、善于调动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始终对人民群众保持敬畏之心,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