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事民为先》后记(1)

万事民为先 作者:林良旗


《万事民为先——中国共产党如何为人民谋幸福》一书经过数个月的努力,终于脱稿了。在整个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感受到这个选题的重大意义。

首先,就主题而言,万事民为先,实际上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民众基础。《老子》六十四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里也说:“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崇山峻岭还是浩瀚江湖,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巍峨建筑,都是从基础开始的。基础作为事物的发源地,往往显得微小、细弱、低贱、分散;但是,如果有了合理的引导和规范,就会形成宏伟壮观的滔天巨浪,可以托起一切,也可以粉碎一切。“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顺民意者久天下,育民德者乐天下,足民生者福天下。”中国共产党90年的成长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万事民为先,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挫折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行的宝贵经验之一。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共产党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甚至成为长期执政的执政党;然而,仅仅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却百花凋零。纵观当今的世界,哪个国家的执政党没有面临挑战?哪个国家的政府没有遇到危机?哪个国家的政策没有受到批评?问题是如何应对挑战?依靠什么人去化解危机?为了什么目的去制定政策?中国共产党交出了自己的答卷:站在时代的高度,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独立自主,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就能够积极化解危机;执政为民,为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及时制定、修正各项政策,就能够及时纠正各种错误,始终得到民众信任,并使党不断变革、获得自新。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原因。

再次,万事民为先,对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各种挑战中不断创新和加强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当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平台,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期,但社会价值观混乱,精神空虚、信仰危机的问题更加严重;老百姓收入不断增加,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更加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依然繁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世界经济发展走入低谷、周边国家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等等。面对这一切,中国共产党只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胆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通过大胆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