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事民为先》顺应民意,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1)

万事民为先 作者:林良旗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消灭蒋介石的军事力量;与此同时,国民党电台的女播音员天天捏着嗓子嗲声嗲气地念叨着“共军节节败退、国军节节胜利”;许多人搞不懂了,蒋介石号称800万军队,且被美式的精良武器武装到牙齿,怎么会被武器装备远远落后的人民解放军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美国远东问题的战略专家们同样搞不懂了,他们举行座谈会,讨论的主题之一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纽约星报》(NEW YORK STAR)还就此发表了座谈会纪要。1949年1月12日,上海有着悠久历史的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转载了这篇文章。

据纪要披露,埃德加?斯诺[1]在座谈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取得节节胜利,因为他们将一个能够满足人民大众迫切需求的纲领付诸行动。1927年国民党赢得政权,靠的是耕者有其田和在政府里实行民主的口号。现在,国民党政府失败了,因为它没有向全中国老百姓兑现它所做的承诺。共产党之所以胜利是因为他们实行平均地权,并让农民在斗争中享有经济实惠。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之间建立起了政治联盟。由于有了这样的联盟,他们得以开展了群众运动,并从群众运动中成长起来一股道德和文化力量,造就了一支年轻有为的领导队伍,一个纪律严明和深为群众爱戴的政党。共产党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是因为它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吸取力量,并尽力寻求方法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一支现代中国最有成效的军事组织涌现了出来。[2]

斯诺这段话,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站立,在枪与弹的沐浴中崛起的根本原因,可谓“一语中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还只是一个很小的组织。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才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才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大群众性的、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完全成熟和巩固的执政党。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充满着勃勃生机,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人民求翻身得解放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1]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原《星期六邮报》驻华记者,后任该报副总编辑,曾兼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西行漫记》作者。

[2] 张彦编译:《中共为什么会胜利》,《炎黄春秋》,2009年第9期,第60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