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事民为先》尊重民权,让人民生活得有法可依(14)

万事民为先 作者:林良旗


在这种情况下,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适用8∶1、4∶1的选举比例,适当对城镇代表的比例和数量作出倾斜,这是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当时的国情的。

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各个阶层人口比例的不断变化,民众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的不断提高,修改城乡代表比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7年,“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正是在这一年,江苏省射阳县在这句话的感召和指引下,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同票”的地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全国人大将《选举法》的修改纳入了计划。2009年,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因其一步到位地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一连串的动作给人们一份强烈的期待:全国范围“城乡同票”的时代真的就要来了!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兑现了承诺,“城乡同票”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施行。

“以前农民代表适当压缩一点,有当时的道理。现在城乡统筹了,城乡选民的政治权利也应该平等。”江苏省射阳县人大代表、同心小学校长陈军之非常拥护“城乡同票”,毕竟“无代表则无权利”,人大会议上有了更多乡村的声音。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所说:“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还原,也是突破,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是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中前进的一大步。”

乡村代表的数量增加了,提交的议案增多了,质量又如何呢?他们能对得起党和人民寄予的这份重托吗?他们会成为一语不发的“哑巴代表”吗?会成为“一说话好好好、一点头是是是”的老好人代表吗?来自乡村的人大代表到底能不能很好地履职呢?

江苏省射阳县是全国第一个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同票”的地区,县人大常委会人代委副主任于为华坦言:“前些年,少数农民代表的建议不成熟,总共一两句话,提出三四个问题,涉及五六个部门,还有一把错别字。”而这些年,农民代表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射阳县“城乡同票”的这届县人大代表中,高中学历代表数较上一届的10.7%下降到了4.6%,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16%上升到了27%。射阳县庆南社区有一家“代表之家”,这里是专门培训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的地方。县人大代表和镇人大代表经常在这里“议事”,因为这里可以提高人大代表“会说话、说行话”的能力。像这样的“代表之家”,在射阳县共有94个。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加强代表、特别是新任代表的培训工作,可以使他们对怎样当代表、怎样当好代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他们“会说”,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