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子里的中国》奋斗,安放在了他乡(2)

日子里的中国 作者:袁岳


奋斗,安放在了他乡

左图是25岁的山东女青年李小小的人生履历表。7年的青春,流淌在了迁徙的路上。生活在何处?这是时下国人谁也回避不了,却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千千万万的李小小们的迁徙,似乎找不到正确的终点。是故乡,是他乡?

※ 理想不大,却只有大都市装得下

毕业了,应该去哪里?这是摆在今天的年轻人面前关于人生的必选题。想必每个大学生都为此纠结过:留校?出国?跟着恋人走?跟着兄弟干?报效家乡?

就在20年以前,大学生们没有这样的烦恼。那时就业实行计划分配,毕业生完全不用为工作发愁,或者说愁也没有用,你总要接受被国家安排一份工作。那个时候大家甚至踊跃去老少边穷地区工作,也很让人血脉贲张。

1990年以后,自由择业时代来临,大学生们的思想开始活跃了,广阔的世界铺陈在了眼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时候东部沿海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孔雀东南飞”略成气候,不过,大学生的择业选择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最倾向于选择的是离家比较近的大城市。

又10年过去,2010年以后,大学生们对于大城市的热情依旧,但万千的热情之火却聚集在了几个地方:北上广深。2012年零点“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调查”发现,选择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的大学生比例居于首位,占到了35.1%。

其实这个结果一点儿也不奇怪,目前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区时,最看重的因素都是关乎个人发展的,如工作机会多(53.5%)、有人脉(43%)、经济活跃(38.6%)、收入水平高(27.3%)。毫无疑问,这都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专利。虽然省会等一般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很快,工作机会也较多,但是相较于北上广深这些经济文化超活跃的地方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