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子里的中国》汽车:奋斗中的一抹暖色(1)

日子里的中国 作者:袁岳


汽车:奋斗中的一抹暖色

1949年,5亿中国人才不过拥有5万余辆汽车。到2011年,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而汽车的拥有量则达到了1.01亿辆,增长近两千倍!2012年,为期一周的北京车展吸引了超过80万人前来凑热闹。虽然在大城市,交通拥堵已经让汽车的速度越来越慢,但是人们依然钟爱汽车,因为有了汽车,我们的奋斗才会增加一些色彩。

※ 汽车,让工作有了“后台”

2012年7月17日,又一个凌晨两点,张浩然步出灯火通明的写字楼,从为数不少的车群中找到自己的车子,点火,上路。白天热闹的道路已经比较冷清,畅顺的道路让他的心情也放松不少。半个小时后,他顺利抵达位于北京通州的住宅,洗漱完毕后,不再干其他事情,赶紧上了床,因为早上5点半,他要如往常一样为了避开高峰期早早起床上班了。虽然工作了16个小时,但交通顺畅,心情也舒畅了不少:至少不用被堵,不是吗?

在中国,像张浩然这样的“工作狂”并不在少数。根据日本专家统计,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的“工作狂”增加了5成,日本增加了7成,中国至少也增加了4成。在中国,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疯狂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把加班当成家常便饭的工作族来说,汽车成为必不可少的装备。2012年零点“城市白领调查”显示,为了上下班方便(33.7%)是中国人购车的第二大原因!当公交停运、地铁休息、出租拒载,我还有我的汽车!

尤其让张浩然们坚定购车的理由还有其他。2012年北京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的数据显示:直线距离两千米意味着房价相差1万左右。也就是说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三环比四环高出60万,就是10辆奇瑞QQ、4辆宝来、一辆宝马5系!这让不少中国人出手毫不犹豫:买郊区房,购城市车!买车不仅仅让他们更高效,更是一种省钱的高招!

※ 汽车,让遥远不再遥远

2012年7月15日,周日,位于北京四环路的宜家家居城迎来了周末购物高峰期。张婉娴、李婷同住于西四环一个小区,两人结伴来购买家具。两个书桌、一张茶几、一个书柜、两把椅子是她们的收获。结束购物,两人犯难了:这么一大批东西,怎么弄回家?两人对比了一下宜家送货及打出租的价格,最后选择了出租车,花费68元,比宜家送货省了32元。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住一个小区的王芳购买了一个书柜、一个单人沙发、一张落地柜,她开着自己的SUV将家具运回了家,仅耗费18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