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避险:预警未来中国经济44个谜底》救市救出了后遗症(2)

大避险:预警未来中国经济44个谜底 作者:杨连宁


周立波对“过犹不及”的解释是:凡事别过了,过了就错了,所以才叫过错。李银河发现,中国的村社文化,流行办什么事都要让别人说好,最好让大家都羡慕。她发现中国人经济上喜欢攀比,把生活的意义变成一心博取别人的嫉妒、喝彩,变成争先恐后地攀比,不懂得自己觉得好和别人说你好毕竟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回想当年的大跃进,是中国人攀比着超英赶美。如今,我们又不甘于小康了,又要攀比着超英赶美,要迎头赶上。一攀比起来,人就不免自激,有没有?那些“超常规、跨越式”的口号,那些“强行起飞”“弯道直超”的口号,那些“3年大变样”“决战90天”的口号,是不是自勉、自励得有点自激了?

相互攀比的高投资、高增长,建立在大笔借贷、高筑债台、透支未来、寅吃卯粮甚至东墙西补、挖肉补疮之上。攀比着拔苗助长,就是攀比着抄近道。上头有那些抄近道的口号,下边就有抄近道的响应。要论抄近道,比制造业更快捷的是盖楼,比盖楼还快捷的是印钱。这些年,制造业做不下去了,转做房地产;房地产做不下去了,转做金融;金融做不下去了,转做高利贷,都是人们在竞相抄近道,把投资抄成了投机。投机成风,泡沫和热钱横飞,实业与技术惨淡。“膨胀的货币政策使投资者混淆了人为制造的需求和自然的市场需求,结果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哈耶克语),资本从投资转向了投机,资本被广泛滥用了,资源被大规模错配了。

投资亢进。你随处可见,公共部门一直在大把花钱,甚至突击花钱。消费低迷。谁家都有隐忧与无奈,都不得不节省开支,刻意攒钱。政府开支与家庭开支之间,公共投资与私人消费之间不仅是失衡了,简直倾斜得快滑倒了——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出现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出现了所谓“富人通缩,穷人通胀”(牛刀语)。政府支出扩张的后遗症,是赋敛加重,民生负担加重。国企垄断暴利攀升的后遗症,则是家庭刚性支出的攀升,也是消费的进一步紧缩。总之,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冷热不均、苦乐不均过,财富的巧取豪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亲有疏、有肥有瘦过。

资本为什么会被滥用?资源为什么会发生错配?根源之一,是“通货膨胀被用于形成国家资本”(刘易斯语)。而国家资本,又反过来靠通货膨胀攫取超额利润。有目共睹的事实是,钱印多了,票子毛了,贫富分化加剧了,财富的巧取豪夺游戏不好玩了:赢家越来越少,成了食利集团;输家越来越多,成了众多民企与无数百姓。比如过度出口,就落入了外汇的“斯蒂格利茨怪圈”。什么叫“斯蒂格利茨怪圈”?就是创汇企业的贸易盈余,也即企业挣来的美元,被政府征购为满盆满钵的外汇储备。而政府无处可花的美元,又不得不转变成债权,借回给美国。但是,与此大笔借钱给美国政府的同时,国内企业缺钱又缺得嗷嗷待哺——这种情形,政府似乎成了两头通吃的赢家,企业的确成了两头输掉的输家。

但政府真的赢了吗?也不见得。政府超常的外汇储备,带来了吃不了兜着走的一连串问题。比如超常的美元债权,背后是印钱购汇和货币发行的超常。而货币的超发,又成为国内泡沫与通胀的源头。比如超限发钞,造成了过度借贷、过度负债、过度投资、过度出口、过度开发、过度建设等更多失衡。这其中最大的失衡,是出口的商品实物惠及了美国人,赚回的美元又借回给了美国人。留在国内的,只剩下超发的纸币和飙涨的物价,谁赢了?

再说地方政府的8221家融资平台。前边说到,这些帽子公司是政府向银行借债的专业户。地方政府的举债总额暴增3年,自2008年前的2万亿暴增至13万亿,成了“过大而不能倒”的欠债巨无霸。什么叫欠债的“过大而不能倒”?就如当年我刚下海时,有朋友嫌我贷款太少,给我支招说,你应该学大款:“贷它1、2个亿,下海游泳银行都怕你淹着,都会派人保护你!”说实话,“过大而不能倒”,不过是债务人用巨债劫持了债权人的一种偷钱抢钱游戏。

投资为什么会蜕变为投机?因为“所有投机性投资潮的共同特点,就是用于投机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为什么借来银行的钱更容易造成风险?因为,假如我是个聪明的穷光蛋,那么,哪怕借来10亿,哪怕1年还款,哪怕利率极高,对我也很划算。我可能赚大钱,也可能赔的精光。我只管听天由命:或者发财了,或者破产了。反正我稳赚不赔,破产的只是银行。”(克鲁格曼语)那么,再问一句,为什么投资能够蜕变为投机?因为国有银行有协同共谋。国有银行为什么能协同共谋?因为国有银行本身就是把民间储蓄转化为政府投资的工具。这个劫财游戏玩下来,结局也不新鲜,曾经一再重演。什么结局?就是:最终赔钱的输家,只能是深受负利率与通胀之苦的广大储户。而唯一的赢家,仍旧是“借贷低成本,资产高收益”的食利集团,是不?

总之,财富的巧取豪夺游戏,已经玩成了以权敛财游戏。赢家的通吃变本加厉,输家的苦衷则有增无减。钱印多了,票子毛了,贫富分化加剧了,这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既是泡沫繁荣与泡沫复苏的种子,也是它的果实。持续通胀的后遗症显而易见,你一目了然:物价高成了消费低的主要原因。家庭购买力疲弱,低收入阶层返贫。一句话,市场虽然退烧了,但连年高烧的中国经济很受伤,激素的后遗症才开始显现,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