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趁年轻,折腾吧》有“道”(1)

趁年轻,折腾吧 作者:袁岳


有“道”:讲规矩,懂规则

最后一个规则,或者一个字,叫作“道”。“气,根,用,道”,这个“道”就是规矩,或者是规则。

同学们将来要学到的知识其实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知道这个东西好不好;第二类是知道自己能不能;第三类是知道自己懂不懂。

我们经常会说:“你看,这个孩子一点儿都不懂事。”什么叫不懂事?人跟人相处的时候,每个人的角色都是不一样的。你跟一个老同事,跟一个直接主管,跟一个大领导……你们之间就有一些微妙的关系。比如大领导很欣赏你,可是中间有一个直接主管,你现在能不通过这个中间主管就越级反映情况吗?不能!但你必须要反映这个情况,而且这家伙在中间做的事确实对公司非常不利,跟中间主管说肯定没有用,那到底要不要跟单位的大领导反映呢?你当然会很郁闷、很纠结,因为这就是“道”的问题。

在一个单位里你会遇到不同的人,比如你所在的部门里面有五个人,你最喜欢和其中一个人在一起,你觉得你们两个人气味相投,能谈到一起。其他几个同事看到你们就说:“你们两个人关系怎么总是那么近?”但是在投票的时候,比如要选出一个先进员工的时候,你们两个人就互相投一票,剩下的三张票都不是投给你的,即使你干再多的活也当不了先进。你就开始纳闷了;“哎,这怎么回事呢?这单位怎么这么不合理呢?”

这就是说,在一个社会关系中是有很多规则的,这些规则虽然看不见,但却是起作用的。这就是我现在说的“道”,这个“道”不是《道德经》里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我现在说的是任何时候都制约着你的那个“道”,那条规则。

这些规则里有一些是阴暗的,比如现在社会中说的“潜规则”。名演员想上戏要就和导演来往,这个很普遍。但是,还有很多的规则是正面的,或者说是中性的。我们大学生却不知道这个正面的或者中性的规则,为什么?因为大学生从小到现在基本上没在社会上磨砺过。

20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先在社会上混得很不错,然后才得到机会考试上大学,所以都是在社会上历练充足才上大学的人。而我这一代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是在社会上混得倦了,觉得挺辛苦的,考上大学以后日子会过得好一点儿。这两代大学生从小就经历过那些社会规则,都被人家教训过了。比如,“跟大人说话不要这样说哦!”跟年纪大的怎么说,到一个地方怎么安排座次,碰到领导的时候应该怎么跟领导说话……如果你从小就在社会上做过事情,接触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我们现在说的“打酱油”是“旁观”“路过”的意思,以前我们说“孩子多大了?都打酱油了吧”。那个时候,孩子从小就打酱油。“打酱油”是一个指代词,是说孩子从小就在社会上干过活,接触过或者说混过社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