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趁年轻,折腾吧》校园里,校园外(1)

趁年轻,折腾吧 作者:袁岳


校园里是喂养模式,校园外是竞争模式

我个人觉得,现在的大学生们能否在野外真正地生存,尤其能否生存得舒服,还是有很大挑战性的。大学生们就像生活在一个高级的动物园里,一个学校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一样,让学生们逐渐形成一种校园生态和校园生活方式,而且还能够自给自足。时间长了,学生一直在这个小环境中,就会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这种行动模式已经适应了校园环境的需要,但它往往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为野外的生存和校园里的生存是非常不一样的。

在校园里面大家得到的是喂养模式,而在校园外得到的是竞争模式。

喂养模式的典型是什么呢?就是在你小的时候,你的妈妈会在你想吃奶的时候就给你喂点儿,而你哇哇一哭她就会给你东西吃。一个大学会具体安排你们要学什么样的课,要求学生上课、做作业、考试,并且要考得好,这样你就可以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读得好的话,还可以免试攻读博士生,读博士生之后如果你没有厌烦的话,还可以读博士后……有的同学在学校里一下就读了12年,这么多年后在社会上基本不能生存下去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成长方式都是被喂养的,你的导师、老师们会告诉你要吃这个、要吃那个,他们会给你“喂”很多东西。

时间长了,你只能形成一个模式:只要张口提出要,就可以得到东西。这就像你在家里面,任何时候回到家,你说:“妈,我要吃巧克力。”一会儿巧克力就冒出来了。你说:“妈,我要吃哈根达斯的冰激凌。”一会儿冰激凌就冒出来了。你说:“妈,晚上我要吃红烧肉。”晚上红烧肉就端出来了。你老妈就跟ATM机一样。

而真正的社会生存方式是竞争式的。所谓竞争就是你看中的东西很多人都看中了,你看不中的东西很多人都看不中。比如,学校里有专业课。有的专业很热,很多人都想往里面挤;有的专业很冷,学生是被调剂进去的,这是学校的方式。在社会上就是你现在看中一个东西,你必须自己挤进去,那怎样才能够得到它呢?就要靠真正的实力。

就像以前考大学,那个时候100个人考大学,只有10%的录取率,比现在的竞争压力大得多,这种压力导致那些真正被选中的人都是非同寻常的,社会就是用这种残酷的净化模式来优胜劣汰的。它的特点是大部分不适应的都死亡了,少部分生存下来的才是优秀的。100个企业只有两三个活下来的,它们本身就会成为较为优秀的,这是市场中一种很典型的生存模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