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众病之王:癌症传》比断头台还嗜血的怪物(1)

众病之王:癌症传 作者:(美)悉达多·穆克吉


白血病的医学意义,一直与其高发病率不相称……事实上,在治疗全身系统性白血病时所遇到的问题,为整个癌症研究指明了所要采取的大方向。

——乔纳森·塔克(Jonathan Tucker)

《艾莉:对抗白血病的孩子》(Ellie, A Child薷s Fight Against Leukemia)对已扩散的癌症进行的治疗,成功的很少……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肿瘤越长越大,而病人越变越瘦小。

——约翰·拉斯洛(John Laszlo)

《儿童白血病的治疗:进入奇迹时代》

(The Cure of Childhood Leukemia, into the Age of Miracles)

西德尼·法伯接到化学品包裹之际,正值医学史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20世纪40年代末,在全美各地的实验室和诊所中,新发明的药品滚滚而来。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抗生素,如在“二战”期间被利用到穷尽的珍贵药品青霉素(1939年,青霉素要从用药患者的尿液中重新提取、回收,再次提炼出每一颗珍贵的药物分子)。但到了50年代初期,青霉素的产量达到了几千加仑 。1942年,默克公司发出的第一批青霉素虽仅有5.5克,却是美国库存抗生素的一半。十年后,青霉素得以高效地大批量生产,每一支的价格已降至4美分,仅为半加仑牛奶成本的1/8。

新的抗生素也随青霉素接踵而来:1947年,推出氯霉素;1948年,四环素。1949年冬天,又一种神奇的抗生素——链霉素,从一个养鸡场院落的菌块中提取出来,《时代》周刊(Time)在其封面上惊呼:“良药就在自家后院。”在儿童医院偏僻的一角有一座红砖建筑,这就是法伯私人的后院,微生物学家约翰·恩德斯 (John Enders)在那里用旋转的塑料瓶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此基础上,萨宾(Sabin)和索尔克(Salk)将实验成果推向高潮,培养出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新的药物在以惊人的速度相继出现:到了1950年,有一半以上的常用药品在十年前都是闻所未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