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众病之王:癌症传》初期的胜利(1)

众病之王:癌症传 作者:(美)悉达多·穆克吉


……但我的确认同文字的语义有着强大力量这种观点。“战争”这个词,确实有一种独特地位。“战争”拥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意义,它意味着会带给年轻人死亡或重伤的境况。在真正的战争年代,把学术活动比喻成战争是不合适的。国家卫生研究所是一个学者的群体,注重创造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水平。那是伟大的行动,而不是战争。

——塞缪尔·布罗德(Samuel Broder),国家癌症研究所所长

在审议使用四药组合疗法的紧张时刻,弗雷和弗雷瑞克收到了令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就在国家癌症研究所弗雷瑞克办公室隔壁的几扇门里,两位研究员,李敏求(Min Chiu Li)和罗伊·赫兹(Roy Hertz),一直在做绒毛癌的实验。绒毛癌是一种胎盘的癌症,比白血病更罕见,往往生长于妊娠异常的胎盘组织周围,之后很快转移到肺部和脑部而置人于死地。当绒毛癌发生的时候,就是一场灾难降临的时候:异常妊娠加上致命的恶性肿瘤,导致因孕育生命带来的死亡。

20世纪50年代,如果说癌症化疗师被医学界广泛认为是局外人的话,那么李敏求就是局外人中的局外人。他从中国盛京医科大学 (Mukden University)毕业来到美国,在纽约纪念医院待了一阵子。为了躲避朝鲜战争的征兵,李敏求在赫兹的诊所“骗到”一个为期两年的助理产科医师的职位。他对研究很感兴趣(至少假装是这样的),但是被人看作是一名知识的逃兵,不能专注于任何一个问题或计划的研究。他眼下的计划是在贝塞斯达避难,等待战争结束。

1956年8月的一个晚上,发生了一件事,让李敏求 “装模作样的研究”变成一种全职 “深度迷恋”。一次晚班,他接诊一位女士,试图用医学方法把病人的转移性绒毛癌稳定下来。但是肿瘤已经发展到晚期,她流了很多血,三小时后,李敏求眼睁睁看着她死去。李敏求听说过法伯的叶酸拮抗物。他近乎直觉般地将波士顿儿童骨髓中快速分裂的白血病细胞,与贝塞斯达女士快速分裂的胎盘细胞联系到一起。从未有人尝试过用叶酸拮抗物来治疗这种病,但如果这种药能阻止白血病细胞的快速生长——哪怕是暂时的,它能否至少暂时缓解绒毛癌的爆发?

李敏求不需要等太久。在第一个病例发生几周后,另一位叫埃塞尔·朗格利亚(Ethel Longoria)的年轻女子也得了同样可怕的病。她的肿瘤像葡萄一样在她的肺里聚集,导致肺内膜流血——血流如注,几乎无法控制。一位血液学家回忆:“她血流得太快了,我们认为必须把她流出的血输回她自己的身体里去。因此,医生们手忙脚乱地用管子收集她流出的血,然后把这些血输回去,就像内部循环的抽水机一样。”(这一解决办法带着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典型特征。把一个人肿瘤中流出的血输回给她自己的办法,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令人生厌的。但在国家癌症研究所,这种方法,或者任何方法,都可以是标准做法。)“他们稳定了她的病情,然后开始用叶酸拮抗物。第一次给药结束,医生们下班后离开时,并没有期待还能在第二天早上看见她。在国家癌症研究所,你不能期待什么。你只能等待、观察,然后在惊喜到来的时候接受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