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第一节 《论语》(2)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 作者:(新加坡)赖蕴慧


《论语》所体现的孔子是一位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头脑敏锐的思想者。很多段落记载了诸侯大夫等向孔子讨教为政乃至人生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如何在考虑并平衡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作决定。初读《论语》的人常常感到诧异的是,孔子的决定不是基于某种基本的规范原则或标准。例如,据《论语·子路第十三》,孔子希望父子互隐其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The Governor of She in conversation with Confucius said,“In our village there is someone called ‘True Person.’ When his father took a sheep on the sly,he reported him to the authorities.”

Confucius replied,“Those who are true in my village conduct themselves differently. A father covers for his son,and a son covers for his father. And being true lies in this.”(trans. Ames and Rosemont Jr 1998a:166-167)

有人觉得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孔子这位赫赫有名的儒家伦理奠基者怎么会做出这么不道德的指示,《子路》篇的这一段文字也常常因为赞成说谎而遭人嫌弃。不过,如果我们继续思考这一段落,就会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探询:当时怎样惩罚偷窃?一只羊价值几何?邻居受到多大影响?儿子揭发父亲偷窃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不揭发呢?等等。儿子的处境相当尴尬,不容易找到解决方案。揣度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徒劳无功。我们应该关注更深刻的问题,诸如元伦理层面的追问:家庭以及忠诚在伦理生活中的位置、关系的伦理意义、庇护他人的的要求、孔子进行道德考虑的方法与尺度等。

从现实的角度看,孔子告诉诸侯如何为政的话是什么意思,或者,孔子就餐时的坐姿如何,这些在今天对我们来说关系不大。或许我们不应该指望《论语》为我们的伦理困境提供标准答案。相反,我们读《论语》,是为了理解早期儒家所理解的伦理思考过程的复杂性。假若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儒者是怎样学习古代文献(《论语·泰伯第八》第八章,《学而第一》第十五章,《述而第七》第十八章,《泰伯第八》第三章),从而从古代圣贤的经验中学到东西。也就是说,理解为什么以往有些人的行为令人钦佩,而有些人的行为则不合格(《述而第七》第二十二章)。从这个角度看,《论语》是一部他人日常行为条例的汇总,而不是一部权威言论总集或一部综合系统的哲学书。作为行为得体手册,《论语》可以用来启发和鼓励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信念。

根据这样的方法论,我们来进一步检讨儒家思想的两大基本概念:仁和礼。二者集中体现了儒家重修养的人文主义理想。要想理解儒家思想,离不开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