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戏剧的故事》第3章 观众(3)

戏剧的故事 作者:(美)埃德温·威尔森


另一个允许我们进入想象世界--尽管我们意识到它与日常现实分离--的因素被称为审美距离(aesthetic distance)。审美距离几乎是所有艺术的要求。遵从这个要求意味着评论家、参观者或观众为了感受作品的美学特质,必须有一种独立于表演或参观客体的理性--而且必须意识到那只是一件艺术作品。一旦建立起适当的距离,观看者就能够彻底地投入其中。

纵观戏剧历史,观众参与演出的心理和情感力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表现自身。消极的是,它构建了审查制度--这体现了权威力量恐惧戏剧对民众产生的影响。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如果认为如何某些题材不适合搬入戏剧就会禁止它们。公元4 世纪,基督教早期的罗马,教堂禁止了许多戏剧活动。1642 年,清教徒关闭了英格兰的剧场。现代,依然有很多审查的例子,在一些国家,只有被政治权威允许的剧作才可以上演。

观众参与的积极力量体现在很多方面。只举一个例子,很多政治团体和其他团体将戏剧作为教育民众或促进某件事情的手段。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代表某个群体的戏剧:如女权主义戏剧、同性恋戏剧和激进的政治戏剧。参演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相信演出中蕴含的想象力和象征符号将会影响他们的观众。

总之,观众对舞台演出的参与,构成了观众作为戏剧活动关键要素的原因。

观众的差异

观众的组成:过去和现在。 当我们追寻戏剧的历史时会注意到一件事:观众的组成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古希腊,雅典或厄庇道鲁斯,绝大多数市民都参与到戏剧演出中。中世纪的西欧和英格兰也是如此。到了17 世纪晚期英格兰文艺复兴时,我们发现观众比较少,主要是上层阶级。这种变化影响了戏剧的题材类型和舞台表演;结果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依然很少触及到普通大众。而在19 世纪的欧洲,戏剧再一次成为大众艺术形式,并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在众多亚洲国家中,戏剧在某些特定时期也只是供精英或上层观众欣赏;但在另外一些时期,观众则包含了普通大众。

今天的戏剧,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戏剧现场的观众组成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异。从规模上来看,有小型的剧场,可容纳的观众可能不超过100 或200 人;也有大城市的礼堂,或许可容纳2000 或3000 甚至更多观众观看宏大的音乐剧。剧场规模的大小带给观众和表演者非常不同的感受。在一个小规模的、联系相对紧密的空间里,演员和观众之间会产生更多的互动;而在偌大的圆形剧场,这样的联系会相应减少。在规模介于两者之间的剧场--约800-900 人的剧场--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联系则混合了以上两种感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